浙江书展观察:“印章热”背后的“阅读”打开新方式

来源: 房天下
2024-06-24 17:33:20

  中新网宁波11月3日电(记者 林波)浙江省现存年代最久的唐砖塔“天宁寺塔”;承载千年记忆,宁波建州筑城的原点“鼓楼”;历经沧桑,见证着宁波变迁的“灵桥”……11月3日,在第八届浙江书展上,“00后”读者陈轩杰正忙着在笔记本上“敲章”,他的身后排满了等候的人。

  当日,第八届浙江书展在宁波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其设有主题馆、中版集团馆、浙版馆、数字阅读馆等14个专题馆和3个展区,来自全国各地的360多家出版发行单位、超3万种出版物在此亮相。

  记者走访该书展时发现,在民众畅享阅读之乐的 同时,一股“盖章风”正在各个展区掀起。

  “我比较爱收集印章,每一个印章的背后都有着独特的意义。”陈轩杰笑着告诉记者,他是一名“盖帮”成员。在他看来,一个印章代表着一段历史,“就像这个鼓楼印章,它见证了沧海桑田,在这里可以感受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

  印章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近年来,“集章热”日渐盛行。除了书展外,各大文化场馆、旅游景点纷纷推出文创印章,吸引了一大批集章爱好者前去打卡。

  “不仅仅是为了盖章而盖章。盖章只是一个仪式,仪式的背后是对书香的喜爱以及对文化的传承。”满头银发的“50后”读者陈香菊是一名印章收集爱好者,她向记者展示了刚刚“敲”好的南宋书房印章。

  “我很喜欢这枚‘招财进宝’印章,财神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寄托了人们追求财富的朴素情感以及安居乐业、吉祥如意的美好心愿。”在陈香菊看来,阅读的方式有很多种,但纸质产品的书香不可替代,这也是印章独有的魅力。

  “只要扫码就可以免费盖10个古风章。”据南宋书房展位工作人员俞恬忻介绍,该书房于近期推出了一系列新章,每一款均是自主设计,浓缩了宋韵文化,“例如宋画百子系列印章,其灵感来源于古代绘画的重要主题婴戏图,寄托了宋人多子多福、趋吉避凶的愿望,包含着宋人对儿童的呵护及关爱之情。”

  诚然,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印章有着悠久的历史沉淀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留一枚印章,存一段记忆。“印章热”的背后并非简单的“到此一游”,而是蕴藏着别样的“书香气”“文化味”,让城市有了打开的新方式。尤其是将文化元素与现代创意相结合的印章,更是让陷入沉寂的古建筑、老技艺等再度出现在民众眼前,焕发新的时代活力。(完)

  实际上,中国并非对危机熟视无睹,而是理性地提出了中国方案。自乌克兰危机全面升级以来,习近平主席围绕推动危机的政治解决,先后提出“四个应该”“四个共同”“三点思考”,成为中方处理乌克兰问题的根本遵循原则,并最终形成了中方立场文件。

  他指出,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现在的科研资助体系是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建立起来,当时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以绩效为导向的资助体系设计是在资源有限情况下,如何让科研经费得到最大化利用,“把钱用在刀刃上”。但在一个推崇竞争和排序的科研支持体系中,最后一定会形成“马太效应”,“已经拿到项目的人越拿越多,少数头部科学家经费充足,但还是不停申请经费”,真正应该得到支持的青年科学家在成长期却可能被边缘化。

  其实,中国学者多年来一直呼吁提高稳定经费的支持比例,但由于整个体制存在对以竞争性经费为主体的路径依赖,无论科研工作者还是管理者,对稳定性经费与竞争性经费的关系,一直没有形成很好的共识。

  谈起帮人寻亲打拐,申军良总会说:这条路我走过,这种煎熬我太能体会了。每次看到他们还在路上,就会想到原来自己吃过的苦。看到一点点希望,感觉就像救命稻草一样,所以想尽一点微薄之力,尽量帮帮他们。

  此前,有多位“90后”处级干部引起媒体关注。例如,现任福建省三明市清流县委副书记、县长莫彩华出生于1990年,据媒体报道,莫彩华是全国首位“90后”县长。

  “大熊猫‘小丫’没了,真的假的?”近日,关于大熊猫小丫去世的话题引发网友讨论。网友在晒出“小丫”走红的丸子头网图时,也晒出了陕西省林业局关于“小丫”去世的回复。回复显示,“小丫”于2022年6月12日死于尿毒症。

钱运高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