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能源车市5月“淡季不淡” 多家上市车企表现亮眼

来源: 香港文汇网
2024-06-05 16:18:57

  中新社北京6月4日电 (记者 陈康亮)5月是中国汽车市场的传统淡季,但今年新能源车销量“淡季不淡”,多家上市车企发布的5月“成绩单”表现亮眼。

  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头部企业,比亚迪成功收获“红五月”。比亚迪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5月,公司实现新能源汽车销量约33.18万辆,同比增加38.13%。今年前5月,实现新能源汽车销量约127.13万辆,同比增加26.8%。此外,公司2024年5月海外销售新能源乘用车合计37499辆。

  民生证券分析师崔琰表示,2024年2月起,比亚迪推出相对低价的“荣耀版”车型,以价换量策略效果显著,带动销量增长。此外,比亚迪近日发布新的混合动力技术,在油耗、续航等方面表现出色,新技术有望强化公司在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助推销量增长。

  凭借与华为深度合作而切入新能源汽车赛道的赛力斯,5月份实现新能源汽车销量34130辆,同比增长298.62%;今年前5月,累计销量达156823辆,同比增长342.35%。

  刚上市不久的小米汽车交付量有所扩大。公告显示,小米SU7车型5月交付量已达8646辆,较之4月的7058辆有所提升。

  中泰证券分析师曾彪表示,中国多家新能源车企5月销量实现较好增长,除了与各车企密集发布新车型等因素 有关,政策端的支持亦是重要原因。

  今年4月,中国商务部、财政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实施细则》。自该细则印发之日至2024年12月31日期间,报废相关两类旧乘用车,并购买符合条件的新能源乘用车的,补贴1万元(人民币,下同)。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近日发文指出,中国官方5月15日发布通知,开展2024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并公布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车型目录,这从政策端对车市形成了稳定支撑。预计5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达77万辆左右,环比增长13.7%,同比增长32.7%。新能源汽车市场稳定发力,对5月车市构成有力支撑。

  值得注意的还有,财政部近日发布《关于下达2024年汽车以旧换新补贴中央财政预拨资金预算的通知》。根据通知,2024年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年度资金总额为近112亿元。

  扮成向往的模样

  2022年,各民主党派中央和有关团体克服新冠疫情影响等困难,创新活动形式,积极开展对台湾各界人士和常住大陆台胞群体的联谊交友工作,确保两岸交流不停、不断、不少。中国宋庆龄基金会、黄埔军校同学会在台举办敦煌艺术展、唐代壁画文化特展、西安碑林海峡两岸临书展等活动。民进中央、民建中央、致公党中央、台盟中央、黄埔军校同学会成功举办“2022海峡两岸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研讨会”、“第22届两岸财经论坛”、“第十四届海峡论坛·两岸社区服务恳谈会”、“第九届大江论坛”、“第十五届黄埔论坛”等品牌活动。民革中央、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台湾同学会成功举办“两岸新锐设计竞赛·华灿奖”、“第30次两岸青年观点论坛”、“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公益年会”、常住大陆台湾教师交流考察等活动。全国台联成功举办“台胞青年千人夏令营”、“台胞社团论坛座谈会暨‘九二共识’30周年圆桌论坛”、“海峡两岸青少年新媒体论坛”、“未来媒体·繁星计划”等交流项目,为促进两岸交流融合、心灵契合发挥独特作用。

  “以前财务上的事是让我最挠头的,各种票据整理、签字、报销,每次不折腾个三四周都解决不了,太牵扯精力了。”仰大勇回忆起7年前刚回国工作时的情形,无奈地摇了摇头。

  日本研究人员还开发出一种基于抗体的新方法,用于快速可靠地检测新冠病毒,且不需要血液样本。三重大学、东京大学及理化学研究所等组成的研究团队,成功开发出了对新冠病毒具有高防护效果的鼻喷疫苗。

  法国知名汉学家高大伟曾说:“开放不仅让中国了解世界,也是中国影响世界的过程。”随着体量更大、分量更重,中国以更积极姿态参与国际对话与合作,推动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并为此向世界贡献了“一带一路”、亚投行等一系列公共产品。

  将当期总收入最大可能转化为消费和投资,是经济快速恢复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金融服务大有可为。第一,金融政策要积极配合财政政策和社会政策,多渠道增加中低收入和受疫情影响较大群体的收入,满足其基本生活需求,提高消费能力。第二,以满足新市民需求为重点,开发更多适销对路的金融产品,鼓励住房、汽车等大宗商品消费。第三,围绕教育、文化、体育、娱乐等重点领域,加强对服务消费的综合金融支持。第四,继续做好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投融资保障,同时集成更多金融资源,支持城市更新、乡村振兴。第五,创新运用多种融资工具,推动完善社会领域投融资机制,加快社会领域补短板。第六,以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为重点,持续优化结算、融资、保险等进出口贸易金融服务,巩固拓展外贸竞争新优势。

钟荣旭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