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新季小麦市场行情展望及操作策略

来源: 半月谈
2024-06-03 11:20:53

  来源:中华粮网

  5月27日,有幸受邀参加南京国家粮食交易中心2024年度小麦市场行情形势分析会,此文为笔者对2024年度新季小麦的行情走势所做的课件内容提炼,浅显不足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一、小麦价格频繁波动的原因探讨及涨跌逻辑

  1、通过小麦的历史价格曲线图来找原因

  (1)新季小麦的产情情况,尤其是品质情况。

  (2)小麦是否能进入饲用替代玉米及饲用替代的规模有多大。

  (3)包括最低收购价在内的各类政策性储备轮入的数量规模。

  (4)金融属性加持下的渠道库存规模和市场情绪变化。

  二、现阶段小麦市场情况简介

  1、陈麦市场价格低迷,政策性储备小麦轮出销售规模被动缩减

  2、新季小麦收购和预采购区域及数量开始增加

  3、市场主体对2024新产季小麦价格预期进一步降低

  4、新陈小麦价格提前接轨

  三、2024新季小麦市场特征预判(产情及价格情况)

  1、2024产季小麦播种面积南增北平,总体属于属于稳中略增。

  2、对标2023产季,业已登场的长江以南地区减产幅度较大,平均在20%-30%,目前基层粮点收购价围绕着2360元-2400元/吨,容重750g/L以上,水分13.5%左右小麦门点装车报价2410--2420元/吨,出货意愿暂不强烈。

  3、江淮之间刚刚进入收割期,容重和品质均好于皖西南,减产幅度预估不低于10%,目前基层粮点收购价同样在2360元-2400元/吨区间,容重770g/L以上,水分13.5%左右小麦门点装车报价2410--2420元/吨,出货意愿较强。

  4、江苏南部小麦同样刚刚进入收割期,预计减产幅度较小,目前基层粮点收购价在2400元/吨左右,容重主流在770g/L以上,呕吐毒素安全,不完善粒为国标临界点,如不进行充分整理,做政策性储备补库粮存在着一定的风险。

  5、淮河沿岸及以北区域将在5月底6月初进入全面收割期,从田间地头来看亩穗数和穗粒数增,千粒重降,两增一减,受干热风影响不大,单产暂不能明确,基层收购点和贸易商心理入市收购价位在2400元--2450元/吨区间。

  6、豫北、山东、河北全面收割期尚有时日,干热风隐患暂未解除,收割期受其他天气因素 的可能性依然存在着可能性,因此总体产情存在着一定的变数。

  综合目前2024新产季小麦当前已收割区域产情情况来看,减产预期已基本成立,品质情况好于之前预期,呕吐毒素不稳定和超标限于少数区域,在总产量中占比较小。预计总产量持平于常年,但收割期间的可能发生的雨水和大风天气对品质而言,依然存在着不确定因素。

  四、2024新季小麦市场特征预判(市场情况)

  1、全域性低开基本成定局,且开秤价已形成全域性的高度一致。

  2、区域流通性大概率会下降。

  3、部分区域替代玉米饲用性价比已形成。

  4、地方储备三年增储计划接近尾声,最低收购价短期难以启动,调节储备定价和规模或低于市场预期。

  5、渠道库存规模大幅度降低。

  五、当前及未来小麦市场供需面的变化情况

  虽然陈麦市场供应量将会大幅下降,但新季小麦提前登场,目前品质好于预期,对小麦市场的供应端形成了有效补充。综合2024新产季小麦产情情况来看,虽然因单产下降,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减产预期,但总体来看,将会好于2023产季,并持平或略好于常年,至少属于平年。小麦替代玉米饲用目前仅存在部分区域,接下来玉米市场价格依然有回调的可能性,但玉米深加工企业经营情况向好有支撑和托举的可能。各类型政策性储备轮入收(采)购的规模或小于预期

  六、2024新季小麦市场行情展望及操作策略

  2024新产季小麦低价开秤基本已成定局,在产量和品质情况都至少持平或略高于常年的预期下,尽管小麦市场价格具备了商品价值,但品质依然是关键因素。在整体市场需求复苏依然有待时日的大环境下,虽然不乏阶段性的市场机会,但总体来看缺乏大的市场机会,因此长线宜用平常心采取守势策略,短线在占据小麦市场主导地位的豫北、山东、河北产情依然不明朗或存在着隐患的时段,已登场的区域不宜过度看空,就目前的市场价位而言,对品质较好的小麦还是可以适度建仓或加码头寸,这样可以做到进可攻、退可守。

  南京国家粮食交易中心

责任编辑:赵思远

  理性形成准则,信念作为动力。法治把人的生命与人的智性结合在一起,使人的智性得到了极大发展。以“推理+普法”的形态,《大侦探8》试图与当下人们普遍追寻智识和理性的心理需求相匹配。在这其中,法治显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后,移民管理警察与兽医站工作人员将赤麂送到麻栗坡县野生动物救助站进行专业治疗。

三峡、江豚、南水北调

  <strong>地点:</strong>河口镇金鸡山区域树林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北京1月29日电(记者 上官云)“无论是形式还是意蕴,我都希望做一些尝试,为读者提供点新的叙事特质。”著名作家徐则臣如此评价小说《虞公山》。就在前段时间,他凭借这部作品获得了获得第七届郁达夫小说奖。

  赶年集、舞龙表演、贴春联、写福字、包饺子……中国农历兔年春节,留在山东潍坊过大年的“洋面孔”,在“沉浸式”春节体验中,感受着“中国年味”。

吴秋燕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