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节能降碳攻坚力度 中国绿色低碳转型阔步向前

来源: 雷科技
2024-06-04 15:20:48

  人民网北京6月3日电 (记者许维娜)“十四五”以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全面节约战略,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扎实推进节能降碳取得显著成效。

  近日,国务院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明确了今明两年我国节能降碳工作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指导各地区和有关行业进一步做好“十四五”后两年 节能降碳工作。

  具体来看,《方案》要求,2024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2.5%左右、3.9%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源消耗降低3.5%左右,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18.9%左右,重点领域和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形成节能量约500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1.3亿吨。

  “近年来,我国非化石能源装机规模持续增长,消费占比不断提高,但化石能源消费仍占80%以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北电力大学新能源电力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刘吉臻表示,要推动全社会能效提升和碳排放下降,应积极推进化石能源消费减量替代,提升非化石能源开发和消纳水平,推动能源结构清洁低碳转型。

  在化石能源消费减量替代方面,刘吉臻表示,《行动方案》从两个方面明确了工作要求:一是源头管控,严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费,合理调控油气消费结构,严格实施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煤炭消费控制,推进非电力用煤削减和散煤治理。二是过程替代,推动煤电低碳化改造和建设,推进工业窑炉清洁能源替代,推广先进生物液体燃料、可持续航空燃料。

  在非化石能源消费提升方面,刘吉臻表示,《行动方案》提出三方面具体工作举措:一是扩大供给,坚持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加大非化石能源开发力度,推动全国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进一步提升;二是鼓励消纳,加快跨省跨区域电力通道建设和配电网改造,推进抽水蓄能、新型储能建设,提升电网对新能源接入的承载能力;三是促进消费,合理设定各地区新能源利用率,推动设立新上项目非化石能源消费承诺,强化绿证与节能降碳政策衔接,切实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水平。

  记者注意到,《行动方案》提出了健全制度标准、完善价格政策、加强资金支持、强化科技引领、健全市场化机制、实施全民行动等6方面工作举措,为落实节能降碳目标任务提供支撑。

  其中,节能降碳工作离不开价格机制的正确引导。在刘吉臻看来,完善能源价格形成机制,运用价格杠杆引导市场主体和全社会行为,是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全社会节约、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有效手段。

  节能降碳工作覆盖领域广、任务多。《行动方案》重点任务除了能源结构的优化调整外,还涵盖了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重点耗能行业和用能产品设备。

  “要实现上述领域相应的节能改造任务,离不开科技的引领与支撑。”刘吉臻表示,《行动方案》提出,充分发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作用,集中攻关一批节能降碳关键共性技术,扎实推进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工程建设。

  具体而言,一方面,推进节能降碳、能源转型需考虑能源系统的经济性,避免不合理、不成熟的新能源技术过早产业化可能造成的技术路线和经济投资锁定效应;另一方面,通过部署一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等科学研究项目,引导相关机构积极投身关键技术攻关,推动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工程示范和成果推广,实施产学研用协同,形成自主创新合力,为能源强国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1.注重理念指引,积极探索对多罪名涉案企业开展合规考察。本案涉案企业涉嫌2个罪名、涉案自然人较多,芜湖市、区两级检察机关强化上下联动,结合涉案企业合规案件适用条件,对该案探索开展环保合规,并推动相关机制的建立。办案机关考虑到涉案企业虽涉嫌两个罪名,但两罪之间具有密切关联,鉴于犯罪成因、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法益修复情况等因素,可以对涉案企业开展合规考察。检察机关在办案过程中,还将涉案企业合规与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有机结合,在确保合规整改实效性的前提下确定合适的考察期限。同时办案机关积极依托“府检联动”机制,有效形成企业合规整改合力,督促涉案企业履行合规承诺的同时,帮助企业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经营秩序。

  为什么这么说呢?君不见,诗的结尾处是“为惜如团扇,长吟到五更”。问题来了,这“团扇”是什么啊?这是一种圆形的扇子。本来也没什么,夏天嘛,大家都要用它来扇风。

  起来继续学习反而缓解焦虑

  听闻消息,韩保林跑到苦菜圩“捕转养”基地考察。硬化路直通塘口,供电、供水、增氧、自动投喂机、船只等设施齐全。政府补贴一半租金,公司还给上了水产养殖保险。“在这儿养殖,不仅方便,更安心。”韩保林租下87亩水面,养起螃蟹和小龙虾。

  高标准农田建设规模持续扩大、布局不断优化。2019年、2020年每年建成面积超过8000万亩,2021年建成面积超过1亿亩,2022年建成1亿亩高标准农田。在建设布局上,围绕提升粮食产能这一首要目标,突出粮食主产区,突出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突出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保护区。从区域分布看,13个粮食主产省份共建成高标准农田7.07亿亩,占全国建成面积的70.7%。

  (张健参与采写)

黄建宏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