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草、香囊走俏端午 品“中式审美”背后的中医药文化

来源: 台海网
2024-06-24 06:45:09

  中新网杭州6月10日电(张煜欢)今年端午,一束束装饰精美的新中式艾草花束晋升顶流,成为年轻人的心头好。此外,各式形状新奇、色彩丰富的端午香囊也十分畅销。随着艾草、香囊走俏端午,“中式审美”广受好评,其背后蕴藏的中医药文化也愈发走进年轻一代的视野。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除了赛龙舟、吃粽子,家家户户还会在门前悬挂上一把艾草。今年,用艾草制作的新中式花束火了,原本普普通通的艾草,加入菖蒲、莲蓬、樟果等,成为社交平台上的时尚单品。

  作为现代审美与传统文化的一种碰撞,艾草花束的走红是国风盛行的绝佳印证,也体现出新一代对于传统中医药文化理念的认同。

  正所谓中医治未病。全国名中医、浙江省首批国医名师陈意介绍,在民间,就一直有“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的说法。

  仲夏五月,天气炎热潮湿,毒虫出没,中国古代就把五月视为“毒五月”,端午更是“九毒日”之首之称。在南北朝时,《荆楚岁时记》即载曰:“端午日,荆人皆‘踏百草’。采艾为人,悬于门上,已禳毒气。”

  古人认为,艾草特有的芳香可辟邪、驱毒、抑菌、除瘟,正所谓“风来蒿 艾气如薰”,这个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此外在临床上,艾入药,可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菖蒲也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杀虫灭菌的药物。”陈意说。

  有关艾草的花式用途不止如此。在中医理念中,端午时节还有“端午灸”的传统。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记载:“艾叶可以取太阳真火,可以回垂绝元阳……灸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起沉疴之人为康泰。其功亦大矣。”此时艾灸能事半功倍,达到冬病夏治的目的。

  佩戴香囊亦是端午不可或缺的传统习俗,看似小巧玲珑的香囊也妙用颇多。药王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提到:佩香囊,有“避疫气,令人不染”之效。中医认为,在香囊中加入艾叶、肉桂、白芷、砂仁等中药,具有散风驱寒、健脾和胃、理气止痛、通九窍等效用,从而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

  陈意说,民众其实也可尝试自己动手制作端午的专属香氛。“取苍术、藿香、吴茱萸、艾叶、肉桂、砂仁、白芷各2克,丁香1克,先将这几味中药研细,然后放在布袋中,缝合好,一个香囊就做好了。”

  无论是风靡端午的艾草花束与香囊,还是互联网医院上一帖难求的乌梅汤,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在当代推陈出新,在不断地整活儿中让年轻一代种草,从而收割了一大波粉丝。可以看到,承载灿烂文明的中医药文化正在创新中不断丰富内涵,推动科学、个性化的养生理念、方式,愈发成为人们美好健康生活的重要基石。(完)

  女,居住于晋源区晋阳堡村,系病例1的密接人员。11月8日由晋源区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当日核酸检测结果阳性,随即闭环转运至太原市第四人民医院隔离诊治。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初步活动轨迹如下:

  南航则计划在32国执行42条国际航线,合计每周112班次,恢复广州-纽约、广州-罗马、广州-雅加达、大连-东京成田、沈阳-首尔等国际航线。

  “健康遵义”微信公众号消息,11月8日,习水县发现1名省外返黔人员核酸检测结果异常。接到报告后,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第一时间作出部署,果断采取处置措施。目前,流调溯源、核酸筛查、隔离观察、环境消杀等应急处置工作正有序开展。

  有分析称,在一个“求稳”为行为坐标的社会,德国民众往往更看中领导人的稳健。朔尔茨正好迎合了选民的期待。上任财政部长仅一个月,他的支持率便高达52%。这无疑也为他冲击总理宝座打下了基础。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无症状感染者6989例,其中境外输入107例,本土6882例(广东2611例,内蒙古938例,河南888例,新疆664例,黑龙江403例,重庆333例,湖南151例,甘肃136例,山西113例,湖北103例,青海96例,河北66例,山东64例,四川60例,北京48例,福建42例,云南39例,天津26例,辽宁18例,陕西16例,安徽10例,贵州10例,江苏8例,江西8例,广西7例,西藏7例,宁夏6例,浙江5例,上海4例,吉林2例)。

  澎湃新闻APP显示,北京威诺律师事务所主任合伙人杨兆全认为,在公司上市之后,持股的员工被迫以低价转让自己的股份,这种事情很是罕见,似乎不太合乎情理。“关于员工受到威胁,不低价转让股份,就可能被辞退的说法。”在杨兆全看来,其实,员工的权益受到劳动法的保护,公司一般也没有权利无端辞退员工。他指出,报道中股权转让发生在两年前,事发几年后才有人举报,与常理不符。所以,究竟事实真相如何,投资者最好还是等待监管机关的调查,然后再下结论。

李胜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