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密集入局绿色金融债,大行利率优势明显

来源: 人生五味
2024-06-06 20:16:05

体育生1gay2022「じゃあそれでいいじゃないか」  广州辉皇迎霄佳业花卉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辉皇迎霄”)负责人黄永富介绍,1月起市场人流明显多了起来,预计今年公司销量会有20%左右的增幅。WTFPw2aM-KRj2CXcY7MjJlU3C-银行密集入局绿色金融债,大行利率优势明显

  今年以来,多家地方城商行、农商行发行绿色金融债,绿色信贷资金来源持续拓宽。

  目前,中国已经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绿色债券市场,而绿色金融债在其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近两年绿色金融债占绿色债券总规模比例稳定在40%左右。特别是今年以来债券市场利率走低,越来越多银行机构加入绿色金融债发行行列,绿色金融债成为商业银行绿色信贷的重要“弹药”。而随着越来越多地方城商行、农商行加入绿色金融债发行行列,绿色金融债投向也日趋多元化。

  发行主体丰富

  自2016年中国绿色债券市场起步伊始,绿色金融债券便作为首批发行品种之一,开启了中国绿债市场的发展之路。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研究员傅奕蕾向记者表示,2016年七部委《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正式提出绿色金融概念,银行金融机构便率先参与绿色债券市场构建,当年发行绿色债券规模1550亿元,占比超当年绿色债券总规模的七成。随着市场机制和配套的完善,绿色债券市场参与主体越来越丰富,近两年绿色金融债占绿色债券总规模比例稳定在40%左右。绿色金融债作为境内绿色债券市场最主要的债券品种之一,在推动国家重大战略实施、促进绿色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联合赤道环境评价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绿色金融事业部总经理刘景允也向记者表示,最近几年,绿色金融债券引领了绿债市场的发展,特别是政策性银行、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及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绿债发行数量较多、规模较大,显著提升了绿色债券市场的总体发行规模。

  根据联合赤道统计口径数据,2022年、2023年、2024年前4月,市场新发行绿色债券规模分别为8750.38亿元、8376.65亿元、1547.90亿元;其中金融债占比分别为41%、53%、29%。

  刘景允表示,近年来绿色金融债发行主体日趋多元化,非银行金融类企业的参与度逐渐提升,这些企业以金融租赁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为主,形成了一个新的市场主体。

  联合赤道数据显示,2023年至2024年4月,非银行类企业发行的绿色金融债笔数占比为28%。

  绿色债券发行主体的演变,也成为当前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的一个缩影。在过往,除银行外,金融债发行主体以融资租赁、商业保理等为主。随着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产业迅猛发展,越来越多车企入局汽车金融,广汽、蔚来、小鹏等车企旗下的汽车金融类公司开始出现在发行人行列中。

  投向多元化

  银行绿色金融债规模持续增长背后,是利率、监管和践行社会责任等因素的驱动。

  根据联合赤道数据,2022年至20 24年一季度,绿色债券发行利率3.09%,而银行发行的绿色金融债平均利率为2.7

  这种成本优势更体现在大行上。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绿色债券数据库统计的2016年—2023年绿色金融债发行数据显示,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具有发行优势,而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的发行利率相对高出70-100bps。

  刘景允表示,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绿色债券逐渐受到资本市场投资人认可,特别是银行的资质较好,在当前资金成本较低的环境下,绿色金融债券的发行成本具有明显优势,对银行机构具有较大的吸引力。“我们也观察到。商业银行特别是地方法人银行在发行绿色金融债券方面非常活跃,这也是因为资金成本较低具有相当的吸引力。”刘景允说。

  除了成本优势外,刘景允认为,监管部门的鼓励和支持政策也是支撑绿色金融债发行规模增长的基础。

  2021年,央行出台《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评价方案》,包括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绿色金融业务正式纳入银行考核覆盖。自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绿色金融纳入五篇大文章来,银行对绿色金融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提升。而绿色信贷作为绿色金融债券资金的一个重要流向,也是支撑绿色金融债发行规模增长的基础。

  刘景允表示,在监管机构的推动下,近年来,金融机构持续加大对绿色信贷的投放力度,加上近年来绿色信贷市场发展迅速,促使越来越多的银行发行金融债,为加大绿色信贷投放补充“弹药”。

  傅奕蕾也向记者表示,绿色金融债券具有资金投向优质、发行人违约率低等天然属性,且符合国家发展战略,成为较多银行业金融机构特色化发展的新方向,越来越多银行通过发行“首单”绿色债券打响银行绿色品牌,为绿色专营机构、“碳中和”银行等构建添砖加瓦。

  值得一提的是,越来越多地方城商行、农商行发挥差异化优势,将发行绿债作为践行社会责任,提升ESG表现的重要途径。

  傅奕蕾表示,随着乡村振兴、美丽乡村构建步伐加快,地方层面在雨污分流、农村土地综合治理、人居环境改善等方面仍具有较大的绿色融资需求,地方城商行、农商行逐渐成为绿色金融债的重要发行主体之一。

  根据联合赤道数据,2023年以来,地方城商行、农商行发行绿色金融债规模占所有银行发行的绿债规模超两成,笔数近六成。

  越来越多主体的加入,也推动了绿色金融债投向日趋多元化。

  在刘景允看来,不论是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还是地方性银行,金融机构发行的绿色金融债券的规则和标准是统一的,但政策性银行和国有大行发行绿债投向以轨道交通、大型新能源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大型项目为主。相比之下,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以及金融租赁公司等机构,更多地集中在中小规模的项目或小型融资上。尽管发行规模不大,但地方法人银行募投的项目类型却非常多样化。

  记者查询近期部分地方城商行绿债发行公告,资金投向除了传统的清洁能源等投资外,还出现了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等投资。

  傅奕蕾表示,地方法人银行入局带来的绿债市场多元化有利于绿债市场的可持续发展。“随着金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同质化程度加深,越来越多银行业金融机构亟待明晰市场定位,结合自身资源禀赋探索差异化发展路径。未来金融机构一方面要完善绿色债券的信息披露,提高绿色资金使用效率,另一方面也应继续拓宽绿色投资领域,避免绿色资金投放过度集中,造成资源浪费。”傅奕蕾建议。

责任编辑:曹睿潼

  跨界合作丰富消费体验

  该养殖场负责人表示,供港鲜活产品通关时效要求高,海关检验检疫和出证“零延时、零等待”等措施,最大限度保障了产品的健康安全。一年来,该养殖场的农产品安全、稳定供港,企业效益得到了提升。

  由北京市文化馆主办的2022首都市民系列文化活动——“艺术让生活更美好”第四届全民艺术普及月活动自启动以来就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届全民艺术普及月,北京市文化馆携手8大专业艺术机构,共同完成十余场全民艺术普及月云上公益讲堂。除夕至正月十五元宵节期间,北京数字文化馆将在各大新媒体平台每日更新公益讲堂精华短视频,包括八角鼓、京剧、昆曲、评剧、民族歌舞、河北梆子等内容。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