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

来源: 红星新闻
2024-06-11 03:20:39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未中断,塑造了我们伟大的民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从留住文化根脉、守住民族之魂的战略高度关心和推动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和全面部署。

  2021年7月1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致贺信。

  习近平指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是人类文明发展和自然演进的重要成果,也是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载体。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这些宝贵财富,是我们的共同责任,是人类文明赓续和世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他强调,中国践行新发展理念,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精神,认真履行《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不断提高遗产保护能力和水平。中国愿同世界各国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道,加强交流合作,推动文明对话,促进交流互鉴,支持世界遗产保护事业,共同守护好全人类的文化瑰宝和自然珍宝,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24年5月1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北京市延庆区八达岭镇石峡村的乡亲们回信,向他们致以诚挚问候并提出殷切期望。

  习近平强调,长城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众志成城、坚韧不屈的爱国情怀。保护好、传承好这一历史文化遗产,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希望大家接续努力、久久为功,像守护家园一样守护好长城,弘扬长城文化,讲好长城故事,带动更多人了解长城、保护长城,把祖先留下的这份珍贵财富世世代代传下去,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2023年9月20日至2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浙江考察。21日下午,习近平听取了浙江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对浙江各项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对浙江提出了新要求。

  习近平强调,浙江要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积极探索。要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赓续历史文脉,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积极发展反映时代要求、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文化,发展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

  2023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深化文明交流互鉴,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2022年7月12日至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新疆考察。14日,习近平来到吐鲁番市考察调研。

  习近平考察了世界文化遗产交河故城。他强调,交河故城是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是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上的一个重要见证,有重要史学价值。要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不断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增强民族自豪感、文化自信心。

  2022年7月12日至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新疆考察。

  13日,习近平来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参观《新疆历史文物展》,观看民族史诗《玛纳斯》说唱展示,并同《玛纳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亲切交谈。

  习近平指出,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由各民族优秀文化百川汇流而成。要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研究,充分挖掘和有效运用新疆各民族交往的历史事实、考古实物、文化遗存,讲清楚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和多民族聚居地区,新疆各民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血脉相连、命运与共的重要成员。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把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2022年5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行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重要讲话。

  习近平强调,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要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要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

  2022年1月26日至2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临汾、晋中等地,深入农村、文物保护单位、企业等考察调研,给基层干 部群众送去党中央的关心和慰问。

  27日,习近平在晋中市考察调研。他指出,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要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全面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统筹好旅游发展、特色经营、古城保护,筑牢文物安全底线,守护好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2021年11月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主任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方案(2021-2023年)》、《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关于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意见(试行)》、《关于让文物活起来、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实施意见》、《关于支持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开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先行先试改革的若干措施》。

  习近平在主持会议时强调,要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提高文物研究阐释和展示传播水平,让文物真正活起来,成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成为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名片。

  2020年9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我国考古最新发现及其意义为题举行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讲话。

  他指出,考古工作是一项重要文化事业,也是一项具有重大社会政治意义的工作。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工作。认识历史离不开考古学。历史文化遗产不仅生动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不仅属于我们,也属于子孙后代。保护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我们要加强考古工作和历史研究,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

  2016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文物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他强调,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24个公布2022年GDP实际增速情况的省份,均实现正增长,除北京市、海南省只指出“正增长”的趋势外,其余22个省市公布了具体数值,范围在2%至5%,包括江西省(5%)、宁夏回族自治区(5%左右)、湖北省(4.7%左右)、湖南省(4.5%以上)、陕西省(4.5%)、山西省(4.5%)、甘肃省(4.2%)、内蒙古自治区(4%以上)、山东省(4%左右)、云南省(4%左右)、河北省(3.8%左右)、安徽省(3.5%左右)、河南(3.5%)、浙江省(3%左右)、广西壮族自治区(3%左右)、西藏自治区(3%左右)、青海省(2.5%左右)、辽宁省(2.3%左右)、重庆市(2%左右)、贵州省(2%左右)、广东省(2%左右)。

  对于发起式基金的业绩分化,有业内人士认为,发起式基金只是基金的一种发行方式,产品的业绩仍在较大程度上受到该产品重仓板块的影响。最近一年,表现最为突出的发起式基金,有不少重仓了大宗商品及其相关公司,诸如豆粕、煤炭、黄金,另有部分重仓了有反转表现的板块,诸如出行链、医疗健康等。表现较差的基金则是在板块配置上发挥不佳,比如部分基金重仓了芯片股和饮食股。

  3.针对性制定专项合规组合计划,标本兼治推动真合规、真整改。检察机关借助第三方组织,紧扣财税制度混乱导致的漏保风险,以及安全生产执行不到位引发安全事故风险等问题,为企业量身定制“安全生产+财税管理”专项合规组合推进路径,向企业指明合规风险点,提出专业整改意见。同时,检察机关通过总结提炼《合规整改可行性评估报告》内容,建议第三方组织制定《合规整改情况验收表》,对企业合规整改完成情况进行量化评估,促进第三方组织准确履职,确保合规整改监督评估专业有据,考察验收结果更具说服力,合规整改成效更实。

  民航发送旅客133.4万人次,环比基本持平,比2019年同期下降23.9%,比2022年同期增长38.4%。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针对这部分市场,多个商家提早下手布局,让一些此前只能进餐厅才能吃到的大菜和功夫菜摇身一变成了预制菜。不仅如此,今年的预制菜年夜饭不仅有知名餐厅的背书,还有环球买手的支持。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泛彼柏舟,在彼中河”“河水洋洋,北流活活”……《诗经》中的“河”,指的就是我们的母亲河——黄河。与后世对黄河的认知不同,那时“河水清且涟漪”,一派悠然。然而,自《汉书》起,“河”开始多了另外一个名号“黄河”,泥沙成了河的主角,后代诗词对黄河的描写也变为刘禹锡笔下的“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李白吟诵的“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波滔天,尧咨嗟”……

竺冠宇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