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书法爱好者寻访书圣归隐地 笔墨寄情共促文化交流

来源: 山东大众网
2024-06-24 07:15:43

  中新网绍兴6月21日电(项菁)“嵊州作为王羲之归隐地,传承了书圣的遗风,搭建了很好的交流平台。”近日在“书法之乡”浙江绍兴嵊州市金庭镇华堂村,台湾嘉义市青溪新文艺学会理事长刘明凯受访时表示,此次活动让他受益良多,“我要将所见所闻分享给更多台湾爱好书法篆刻的朋友,希望他们多来大陆感受书法文化氛围。”

  眼下,为期一个月的中日韩书法篆刻名家作品邀请展在华堂村王羲之艺术馆展出,展览汇集了中日韩书法篆刻名家作品167幅。其中,来自中国各省区市和港澳台地区作品达116件、日本作品25件、韩国作品26件。

  展览现场,上述作品形式多样、风格鲜明,无不展现了书法家、篆刻家们的技艺、创意和对中华书法文化的认同。西泠印社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张剑秋在展览开幕式上说,“书法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不仅承载着悠久的历史与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是跨越国家和地区、沟通心灵的桥梁。”

  包括刘明凯在内,来自中国台湾的35名书法爱好者近日“组团”前来观展,以书法为媒开展交流。部分书法爱好者还现场泼墨,以笔墨寄情书圣,传承发扬中华书法艺术。

  “展览作品水准很高,真是一饱眼福。”第一次观展的台胞刘明凯认为,透过该展,可以看出不同艺术家对书法文化的独特理解和对王羲之的崇拜之情,同时展览和古村落也为全球书法篆刻爱好者搭建了思想交流、碰撞的平台。

  1600多年前,王羲之辞官隐退,携妻子到剡县金庭(今嵊州金庭)安享晚年,离世后被安葬于金庭瀑布山麓。华堂村则是王羲之嫡传后裔王氏聚居地。千百年过去,王羲之钟情的这片山水,仍然“圈粉”着大批海内外书法名家。

  参观王羲之家训馆、走访王氏宗祠、探讨书法创作艺术……行进在华堂村,台胞们移步换景,沉浸式领略乡村书法氛围,感受艺术助力乡村振兴的魅力。

  台胞们途经90多岁王羲之后人王伯江的家时,王伯江正为王氏后人传授书法。现场,王伯江写下“墨缘”等多幅墨宝送给大家。

  浓厚的书法文化氛围,让台湾华夏艺术书院秘书长秦立锦 感受颇深。他表示,此次到访书圣归隐地,欣赏到全球书法篆刻名家的精品,看到大家用不同笔墨寄情伟大的中华书圣,感到很自豪。书法像是桥梁纽带,将大家聚在一起,增进彼此情感、碰撞出思想火花。(完)

  针对当前备受关注的“提前还房贷遇难题”现象,多位业内人士表示,能否提前还房贷,这要严格按照贷款合同的约定行事。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既要坚持合法合规,不可故意为“提前还房贷”设置障碍,也要坚持惠民利民,合理适度减免相关费用。

  2023年癸卯兔年,封青海第一次自己独立出门“说春”。半个月来,身穿“官服”、手持木刻春牛的他,每天早出晚归,挨家挨户唱春词、送春贴、报春信,祈愿主人家风调雨顺,延续中国几千年“说春”民俗。

  来自北京的一位用户表示,“在网易云音乐听歌的时候,明明点开的是音乐软件,结果在开屏界面,只是眨了下眼的功夫,页面瞬间跳转到淘宝。”还有用户说:“天气通软件挺好的,但只要你在打开的时候没有静止,立马跳转到别的App,所以如果在走路时还得停一下。”一位用户表达了自己的真实体验。

  三年间,国企内部三项制度改革在更大范围落地见效,其中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全面推开,覆盖全国超8万户企业共22万人。

  <strong>旅游饭吃得更香了</strong>

  搜救队员说,这名女性地震后受困于中高楼层,楼层在垮塌时发生一定程度的转向,最终向一侧彻底垮塌。这片废墟原本不是中国救援队的搜救点,土耳其救援队在搜救时向中国救援队求助。当天凌晨,这支土耳其救援队曾与中国救援队共同救出一名孕妇,也许是在搜救行动中产生了默契和信任,他们再次寻求与中国救援队合作。

黄俊坤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