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出减损降本的中国“粮”方

来源: 中国网推荐
2024-06-11 16:29:57

  仓廪实,天下安。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为守护“大国粮仓”,各地做好科学储粮工作,以藏粮于技打造减损降本的中国“粮”方。

  科学守护“大国粮仓”

  “氧气含量20.9%,磷化氢含量为0,可以进仓。”6月1日,在河北省衡水市和平国储粮库,保管员测定仓内数值后,记者从粮仓外扶梯进入粮仓。

  放眼望去,仓内粮面平如镜,过道直如尺。记者随手抓起一把麦粒,口吹无尘土,鼻闻无霉变。偌大的粮仓,如何实现粮情的精管精控?

  “粮食保管,离不开智慧储粮技术。”河北省粮食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科技研发中心主任魏树元指向墙壁上的测温线缆说。粮堆里埋着数排测温线缆,各个点位温度通过发射装置传至温控室,保管员可以实时掌控粮温。

  科学控制粮堆温度,是实现绿色优储的关键。“麦粒入库时‘热心冷皮’,需要熏蒸杀虫处理。到第二年春,再使用食品级惰性粉防护。”在魏树元看来,只要粮温控制得当,不仅化学药剂使用得少,还能锁住粮食的营养。

  在江苏,也有一大批“黑科技”守护“大国粮仓”。近日,记者走进张家港市粮食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储粮仓库,看到进出仓机器人、粮面施药机器人、环流熏蒸机等各种智能设备正在忙碌工作。

  同时,粮仓的各个角落,粮情云图、粮食生霉早期监测、储粮害虫在线监测等预警系统传感器也在实时监测中。该公司还建设了“数字粮库”,运用粮食产后低温烘干、害虫诱捕器、新型储粮防护剂等一系列新技术,打造出节粮减损、绿色储粮的样板。

  为了推进绿色储粮的持续发展,我国多地出台了一系列举措。江苏实施了“粮食绿色仓储提升行动”,强化仓储性能和储藏功效,有效降低储粮损失。截至目前,江苏现代型粮食仓储设施覆盖率水平指数超83%。河南印发了《河南省“十四五”粮食和物资储备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粮食完好仓容稳定在9000万吨,应用绿色储粮技术仓容达到1000万吨以上,培育10个以上20亿元规模的大型粮食物流产业园区。

  技术再造“无形粮田”

  科技正在为绿色储粮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注入新的活力。近日,记者从南京财经大学粮食储运国家工程实验室了解到,由唐培安教授带领的“粮食储运工程与技术”团队自2009年 起,一直致力于储粮害虫防治技术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技术突破。

  据相关部门统计,超过一半的储粮损失是由害虫造成的。目前,我国储粮害虫监测主要依赖于传统的人工取样筛检法,不仅费时费力、效率低,而且检测结果的一致性也较差。

  “我们以储粮微环境二氧化碳累积速率为特征指标,开发了基于二氧化碳信号的储粮害虫实时监测预警系统。同时,我们还首次构建了基于储粮害虫特征挥发物的嗅觉检测系统,解决了储粮害虫难以实时精准监测和早期预警的难题。”团队成员吴学友介绍,2021年以来,该技术先后在重庆铜梁国家粮食储备库等6个国家粮食储备库及大型粮油加工企业应用示范,准确率达90%。

  此外,该团队还针对我国粮食储藏行业对磷化氢长期过度依赖,以及由此导致的储粮害虫对药剂产生严重抗药性的问题,开发了基于新型储粮害虫熏蒸剂甲酸乙酯的绿色防控技术,为当前粮库磷化氢替代难题提供了解决方案。

  夏天是信江河边最热闹的时候,大人牵着小孩儿学游泳的,三五好友相约打水仗的,青壮年去水里找凉快的,放眼望去,胳膊、大腿、肚皮,白花花一片。这些穿着裤衩、泳衣的人往水里一跃,就像是饺子下锅一般。

  酸奶,老少咸宜、口感舒爽。市场上的酸奶种类丰富,口味各异,除了经典的原味,还有草莓、葡萄、黄桃等各种水果味儿。酸奶的包装方式也多种多样,除了袋装,还有碗装、盒装等。什么样的酸奶才是好酸奶?消费者日常选购时又该注意些什么呢?

  值得一提的是,姜晓玉在大三就牵头建立起自己的新媒体创业团队,曾“接单”近100个品牌的营销业务。她的团队由在校大学生组成,依靠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年轻人的新鲜创意,很快在业内打出了好口碑。她逐渐摸索出了一套中文系独特的“讲故事”营销方式:将流行文化或文学经典故事与产品相结合,让消费者更切实地感受到产品特色和使用场景。

  此次曝光的“消费不够不给房卡”事件,属于典型的强迫或变相强迫购物行为,其背后关联的是不合理低价游、旅游合同签订不规范、旅游经营者欺骗误导游客等问题。这些侵权行为或问题也是之前个别旅行社或导游惯玩的伎俩,是游客容易吃亏的环节和投诉的重点。

  在盘和林看来,“这在人工智能领域是个里程碑式的事件,对于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促进,也会兴起一定的热潮,大家会在各个领域进行应用性创新。”

  “2022年我们充分发挥、拓展、提升税收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性、支柱性、保障性作用,累计为8235户次,企业办理留抵退税41.73亿元,户数在全省占比超半数,12.48万户次市场主体享受退税减税缓税49.85亿元,政策红利实现退得快、退得稳、退得准、退得好的效果。”国家税务总局西宁市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刘兴华说。

白姿育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