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调研行)1克棉织500米纱线 中国百年纺企何以引领行业潮流?

来源: 光明网
2024-06-03 21:16:11

  中新网无锡6月3日 电(记者 唐娟 魏园)太湖之滨,一家拥有百年历史的纺织企业正以智能化改造引领行业潮流。6月2日,中新网记者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江苏采访团走进无锡一棉纺织集团有限公司。

  “我们现在所在的车间,量产的就是世界上最细的纱线,它能细到什么程度?1克棉花能织出500米的纱线,这就是300s特高支纯棉纱线。”在无锡一棉的生产车间,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蔡赟向记者介绍着棉纺行业的“奢侈品”。

  在运转的纺织车间,一排排机器前只能看到几个工人,实在让偌大的车间显得有点冷清。蔡赟说:“几十万个传感器构建了一个智能化生产线网络,生产状态、产品质量和机组用电信息等生产数据都能在终端大屏上一目了然,每万锭用工10人以内,已经不是一句空话,它代表着中国纺织行业最领先的技术水平。”

  无锡一棉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19年,它见证了无锡乃至中国纺织行业的发展。随着时代的变迁,无锡一棉同样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挑战。然而,凭借其过硬的技术实力和创新精神,一棉成功实现了从传统纺织到现代化智能制造的华丽转型。

  智能化改造是无锡一棉转型升级的关键,这为企业带来了切实的效益:生产效率提升了15%、运行成本则降低了11%、劳动强度降低30%。同时,无锡一棉的转型还赢得了江苏省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江苏省工业互联网发展示范企业(标杆工厂类)、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管理创新成果大奖”等多项荣誉。

  以技术革新为核心,无锡一棉不仅为全球纺织行业的发展贡献了智慧和力量,更在全球市场占据了重要地位:300s特高支纯棉纱线在这里实现量产;100s以上特高支纯棉纱线在全球市场占有率第一;国际众多知名成衣品牌纷纷选用无锡一棉的面料;其输出技术在埃塞俄比亚德雷达瓦国家工业园投建的纺织工厂更是国际合作的典范。

  无锡一棉的发展历程,是中国传统纺织行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这家百年工厂以其不断创新的精神,成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典范。(完)

  ——二甲双胍靶点的发现及其延缓衰老的机制阐明。二甲双胍不仅是治疗二型糖尿病的一线药物,还具有抗肿瘤、延缓衰老等功效,但上市65年来,其作用靶点始终是一个谜。厦门大学林圣彩团队历经7年科研攻关,发现一种称为PEN2的蛋白质是二甲双胍的靶蛋白。该研究不仅发现二甲双胍的直接作用靶点,还从分子角度勾画出二甲双胍行使功能的路线图。团队还筛选到一个能模拟辟谷效应(卡路里限制)的化学药物(俗称“辟谷精”),具有降糖、治疗脂肪肝、延寿的效果;发现“辟谷精”和二甲双胍均借道先前发现的葡萄糖(卡路里限制)感知通路,从而偶联到AMPK长寿相关通路,达到治疗糖尿病和脂肪肝等重大代谢性疾病以及延缓衰老等作用。

  展览以“兔跃青山,万物生辉”为主题,分别将寓意“仁”“孝”“吉祥”的赤兔、白兔及三兔共耳作为主角,在香港文化中心广场设置大型装置展览,供市民观赏。

  据报道,春节期间,因假期长且疫情管制措施放宽,台湾民众出游意愿高,一些热门目的地如垦丁,饭店和民宿订房几近爆满,业界预期过年期间可达满房,创近十年来新高。

  毛德智表示,近期,为全国近60万个村卫生室免费配备117万多个指氧仪,配备制氧机方面,首批为832个脱贫县乡镇卫生院配备制氧机,已经到位77%,第二批为其他的乡镇卫生院配备的制氧机从1月17日已经开始陆续发货。农业农村部还将会同工信部、卫健委一起再为一些农村地区配备免费的镇痛小分子药物,解决农村地区药品紧缺问题。

  此次春节庆祝会活动内容丰富多彩,不仅有锣鼓、舞龙舞狮、中国传统戏剧、书法、民俗文化等表演,还组织游园会、彩灯展、美食展等。

  天津市已经摸清65岁及以上老年人合并基础疾病及其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情况,并依据新冠肺炎相关健康风险评估标准及时调整“绿、黄、红”三色分级标记。

李秀泉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