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茅盾新人奖颁奖典礼在浙江桐乡举行

来源: 青瞳视角
2024-05-30 11:55:21

裸体被操软件「目をそむけたくなっても」  “以前,有些临客车上没有空调,开水是用提壶从锅炉中打来送到车厢的。最要命的是车厢里人多,有时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上趟厕所都困难。”王善伟回忆说。24cd5Yb-0EAvmp1XhX67BaJ6dBFuRq-第五届茅盾新人奖颁奖典礼在浙江桐乡举行

  5月27日,由中华文学基金会、浙江省作家协会和桐乡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五届茅盾新人奖颁奖典礼在浙江桐乡举行。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李一鸣,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华文学基金会理事长徐贵祥,中华文学基金会秘书长安亚斌,浙江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叶彤,桐乡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坚,浙江传媒学院党委副书记韦路,茅盾新人奖监委、《人民文学》杂志社副主编陈涛等领导嘉宾参加颁奖典礼。

  第五届茅盾新人奖获奖者为:丛治辰、胡竹峰、周荣池(黑水)、南飞雁、熊焱、陈宏伟、王晴飞、李燕燕(燕子)、杨艾琳(杨知寒)、陈崇正,茅盾新人奖·网络文学奖获奖者为王小磊(骷髅精灵)、史鑫阳(沐清雨)、何健(天瑞说符)、陈彬(跳舞)、高俊夫(远瞳)、黄卫(柳下挥)、蒋晓平(我本纯洁)、刘金龙(胡说、终南左柳)、黄雄(妖夜)、胡毅萍(古兰月)。

  颁奖典礼上,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李一鸣在致辞时表示,在新文化运动时期,茅盾先生以全景式社会观察的文学视野,响应时代的呼唤,以优秀的文学创造回答了新文学为谁写、写什么、怎样写等重大问题。为时代赋形,为人民立传,是文学先辈跨越时代的精神召唤,也是新时代赋予作家的时代责任。近年来,中国作协牢记“国之大者”,推动新时代文学高质量发展,实施“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等重大文学行动,倡导支持广大作家以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视野,书写时代巨变,为推动文化创新和文化繁荣贡献了文学力量。

  “新时代有作为的青年作家,在文学创作中应当涵养超乎寻常的大气、静气与锐气,自觉把握时代精神,摹写出新时代的新面相、新人物的心灵史。从2014年创办至今,茅盾文学新人奖对于发现文学新人,推举青年英才,支持激励青年作家更好更快成长,发挥了特殊的作用。期待更多青年作家能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源源不断地创作出展现新时代新气象的精品力作,用文学的方式为这个波澜壮阔的新时代、为中国文学史留下独特印记和传世记忆。”李一鸣补充说。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华文学基金会理事长徐贵祥在致辞中追忆到,自己三十年前出版的第一本小说集《弹道无痕》就是由中华文学基金会扶持的,当时极大地鼓舞了他的创作热情,增强了他的创作信心。同时,徐贵祥勉励获奖作家珍惜荣誉,以人民为中心,贴近生活,融入时代,用自己的不懈努力擦亮茅盾新人奖这个品牌,影响、引领、呼唤更多的文学。

  据悉,茅盾新人奖原名茅盾文学新人奖,于2014年设立,由中华文学基金会、桐乡市人民政府发起并与浙江省作协共同主办,每两年颁发一次,奖励对象是45周岁以下(含45周岁)创作成绩突出的青年作家、评论家。首届茅盾文学新人奖于2016年茅盾先生诞辰120周年之际在桐乡颁发,10位优秀青年作家、评论家获奖。从第二届开始,又增设了网络文学新人奖,奖励近年来涌现出来的成绩优异的青年网络作家。自第四届起,茅盾文学新人奖更名为茅盾新人奖。

  颁奖结束 后,还举行了第五届茅盾新人奖文学对话和作品分享会,丛治辰、杨知寒、陈崇正、刘金龙、史鑫阳、何健、黄卫、胡毅萍等获奖作家敞开心怀,畅谈创作感悟。

  “相对多元化,不拘泥于同一类别。”李一桐说:“我对表演有非常强大的欲望,所以必须时刻充实自己。直面问题,多去感受生活,感受自己的内心,还有很大的空间正等着我去摸索,去进步。”(完)

  除了保护好、传承好民族文化及艺术,近年来,四川把各民族文化传承发展和创新交融纳入《建设文化强省中长期规划纲要》,推动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建设,打造出一批艺术精品力作,启动推进《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料汇编·四川卷》编纂工作。四川省博物院正在进行的少数民族文物图谱编纂工作,将更加生动展现拥有多彩民族文化的四川各民族大团结、大发展的时代风貌,有力推动形成全社会保护利用少数民族文物、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局面,进一步增强中华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

  “入冬以来,我们依托各村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建了乡村志愿服务队,实行‘医+药’双下沉服务机制,把文明实践站打造成‘老百姓家门口的服务站’。”青岛平度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庆建告诉记者,以志愿服务为依托,平度在各社区、村庄开展了“五为五必到”活动和“敲门医生”送服务活动,精准帮扶农村群众特别是高龄和独居老人。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