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证券保荐一彬科技IPO项目质量评级B级 上市首年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双降 承销保荐佣金率较高

来源: 天眼新闻
2024-06-02 09:02:35

  (一)公司基本情况

  全称:宁波一彬电子 科技股份有

  代码:001278.SZ

  IPO申报日期:2021年12月28日

  上市日期:2023年3月8日

  上市板块:深证主板

  所属行业:汽车制造业(证监会行业2012年版)

  IPO保荐机构:民生证券

  保荐代表人:梁力、孙闽

  IPO承销商: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IPO律师:上海市锦天城律师事务所

  IPO审计机构: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二)执业评价情况

  (1)信披情况

  保荐机构、发行人律师被要求核查并披露认定不存在同业竞争关系时,是否已经审慎核查并完整地披露发行人实际控制人及其近亲属直接或间接控制的全部关联企业;被要求披露关联交易的交易内容、交易金额、交易背景以及相关交易与发行人主营业务之间的关系;被要求披露报告期内销售渠道、主要客户及供应商的重叠情况;被要求在招股说明书中详细披露所有引用数据的具体来源,并要求保荐机构核查引用数据及其来源的权威性;被要求区分产品类型并分别披露成本明细和单位成本情况,分析各类产品成本结构变动原因及合理性。

  (2)监管处罚情况:不扣分

  报告期内,发行人及其子公司共受到2项行政处罚。

  (3)舆论监督:不扣分

  (4)上市周期

  2023年度已上市A股企业从申报到上市的平均天数为487.83天,一彬科技的上市周期是435天,低于整体均值。

  (5)是否多次申报:不属于,不扣分

  (6)发行费用及发行费用率

  一彬科技的承销及保荐费用为3773.58万元,承销保荐佣金率为7.18%,高于整体平均数6.35%,低于保荐人民生证券2023年度IPO承销项目平均佣金率7.97%。

  (7)上市首日表现

  上市首日股价较发行价格涨幅44.00%。

  (8)上市三个月表现

  上市三个月股价较发行价格涨幅32.12%。

  (9)发行市盈率

  一彬科技的发行市盈率为22.98倍,行业均数27.33倍,公司低于行业均值15.92%。

  (10)实际募资比例

  预计募资5.26亿元,实际募资5.26亿元,预计募资金额与实际募资金额持平。

  (11)上市后短期业绩表现

  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较上一年度同比增长11.31%,归母净利润较上一年度同比降低7.43%,扣非归母净利润较上一年度同比降低15.91%。

  (12)弃购比例与包销比例

  弃购率0.39%。

  (三)总得分情况

  一彬科技IPO项目总得分为82分,分类B级。影响一彬科技评分的负面因素是:公司信披质量有待提高,上市周期较长,发行费用率较高,发行市盈率较高,上市后第一个会计年度公司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下滑。这综合表明,公司短期内盈利能力有待提高,信披质量有待提高,建议投资者关注其业绩表现背后的真实性。

责任编辑:公司观察

  但就因为中国高级外交官在法国某电视台与人辩论时说了些什么,就引起美西方一些反华舆论沉渣泛起。更兼诸如立陶宛外长兰茨贝尔吉斯之流在边上添油加醋编排中国,导致外界颇为怀疑一点——

  一位不愿具名的科学家对《中国新闻周刊》说,一般申请到经费后,即使是项目负责人,对经费的自由调剂权也很有限。一些小的调剂权,如设备费外的差旅费、国家合作交流费等有变动,负责人可以自主调剂,但遇到想采购的设备买不到、设备涨价太多的情况等大变动,仍需要层层上报给基金委、科技部等项目管理部门,等待审批通过。

  目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85%以上的科学基金项目申请和评审需要区分所属的科学类别。记者查阅2019~202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集中于受理情况》年度报告后发现,四年间,申请项目中,选择第二、第三类项目占比不断上升,一、四类项目占比有所下降。2022年,全部提交的294300多项项目申请中,选择第三类“需求牵引”的项目最多,占申请总量的45.14%,第二类“聚焦前沿”项目比例是44.57%。与之相对,第一类“鼓励探索”项目仅有5.05%的人申请,但回到2019年,这一数字还是17.98%。

  在熙熙攘攘的车厢里,一大批操着同样口音的老年旅客,相互间显得非常热络熟悉,他们彼此“串门”聊天,或者交换着零食之类。我好奇一问,得知对方是来自山西大同的老年旅行团,一行大约有20人。他们刚刚游览了京城,下一程即是江城武汉,接下来还要去南宁、广州等地游玩。

  在中国提出有关乌克兰危机的中方立场以后,国际社会其实对中国之劝和促谈是高度期待的。特别是法国总统马克龙访华之后,欧洲一些国家更多的人相信中国的诚意,以及中国的能力。

  王贻芳指出,要从总体上推动稳定经费改革,就要从中央财政中额外划出一笔稳定支持经费,具体到如何落实,匹配给谁,怎么定义基础研究机构,不是任何一个部门可以单独解决的问题,需要在中央层面去统筹协调。本轮机构改革后,新成立的中央科技委员会或是一个解决经费问题的很好契机。

谢永宇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