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钢股份终止子公司宝武碳业分拆上市

来源: IT之家
2024-06-15 17:12:37

  界面新闻记者 | 庄键

  6月14日晚间,宝钢股份公告披露,将终止分拆所属子公司宝武碳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宝武碳业)至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宝钢股份称,基于目前市场环境等因素考虑,为统筹安排宝武碳业业务发展和资本运作规划,经与相关各方充分沟通及审慎论证后,作出终止分拆上市的决定。

  据Choice数据显示,2024年以来,已有16家A股上市公司终止分拆上市的计划。与之相比,2023年全年只有15家A股上市公司终止分拆上市事宜。

  安永本周发布的报告称,随着资本市场监管政策持续加码,企 业上市门槛提高,A股IPO排队企业数量自2023年底的767家,下降至2024年6月10日的526家。

  报告提及,A股IPO终止数量不断攀升,其中主动撤回企业占比高达97%。安永预计,今年上半年,A股市场预计共有44家公司首发上市,同比下降75%。

  此次终止分拆上市的宝武碳业主营焦油精制产品、苯类精制产品与碳基新材料等业务,应用于新能源、航空、汽车等领域。

  宝武碳业拥有约211万吨的焦油深加工能力,规模为国内最大。2022年,包括沥青、炭黑在内的焦油精制产品贡献了宝武碳业营收的65%。

  宝钢股份在2021年11月启动宝武碳业分拆上市,并于2022年6月向深交所创业板递交招股书。

  2023年8月,深交所上市审核委员会审议通过宝武碳业上市申请。今年3月,由于IPO申请文件中的财务资料已过有效期,深交所中止宝武碳业的上市申请审核。

  宝武碳业原计划通过IPO发行不超过2.5亿股,以募资30.1亿元。所募集资金将用于湛江钢铁基地宝化湛江4万吨/年混合法苯酐项目、兰州10万吨负极材料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募投项目中,应用于锂电池行业的负极材料项目是宝武碳业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其目前已投产湖北襄阳和内蒙古乌海两座基地,合计产能2.3万吨/年,另一座位于兰州的基地目前处于在建状态。

  去年,宝武碳业业绩出现下滑。其2023年营收130亿元,净利润1.7亿元,分别同比下降14%和66%。

  宝武碳业曾在招股书的盈利预测中披露称,2023年上半年受下游汽车、电解铝、锂电池行业需求下滑,原材料焦油价格波动以及碳纤维业务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全年经营业绩将较2022年同期有所下滑。 

  宝钢股份直接持有宝武碳业71.78%的股份,为第一大股东,马钢集团持有宝武碳业8.22%的股份,为第二大股东。宝钢股份与马钢集团均隶属于中国宝武钢铁集团。

  在中国宝武钢铁集团“一基五元”战略中,宝武碳业是先进材料产业的组成部分。“一基”即钢铁制造产业,为中国宝武钢铁集团的主业。除先进材料产业外,“五元”还包括绿色资源、智慧服务、产业不动产和产业金融四大板块。

  唁电表示,长老身在台湾心系两岸,致力推动两岸佛教友好交流,为促进两岸民众心灵契合、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多年来,长老不辞辛劳,辗转奔走海峡两岸,举办一系列有深远影响的重大交流活动,书写两岸佛教交流的新篇章。牵头迎请佛指舍利赴台供奉,成就两岸民间交流盛事;协力无锡,共同主办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开创了两岸交流的新模式;推动两岸佛教界青年法师交流,为延续两岸佛教界法谊亲情厚植根基;向苏州寒山寺迎请“兄弟和合钟”,向世界展示了两岸佛教同根同源、法乳一脉的血缘和法谊,赤子之心,可嘉可叹。

  近年来,受多种因素影响,职业足球俱乐部运营困难,在中甲、中乙体现尤为明显,于是有人提出恢复跨注册协会转让,但也引发了一定争议——无法培养球迷归属感、属地足球文化,缺乏可持续发展等。

  截至目前,贵阳生物群中已发现硬骨鱼、软骨鱼、牙形动物、海绵动物、双壳、菊石、腹足、虾类、原蟹、放射虫、有孔虫等十几个大类、共40种不同生物。从生态上看,其营养金字塔已经很完整。此外,还发现大量粪便化石,表明当时食物网已经较为复杂,生态结构已经很完善。

<img src="//www.chinanews.com/cr/2023/0211/1259387711.jpg" alt="" />

  在活动现场记者看到,古籍修复师们为与会来宾现场演示传拓、油印等修复技艺,通过图片演示、语言讲解、现场操作展示以及实践互动体验,为大家提供了一堂生动有趣的古籍修复课堂。本次活动通过“古籍常见损毁现象”、“古籍修复基本原则与技法”、“古籍修复的工具”、“古籍修复的材料”、“古籍修复设备”五个方面的展示,利用现场演示讲解、古籍展示、文字介绍、图片对比相结合的方式,多方位、立体式地展现古籍修复技艺的魅力。

  针对备受关注的内幕交易案件,中国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内幕交易多发势头得到遏制,但知情人违规交易仍时有发生。去年全年办理内幕交易案件170件,同比下降15%,但“靠内部消息炒股获利”的市场陋习仍未根除,并购重组、实际控制人变更等重大事件仍是内幕交易高发领域。

陈家伟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