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合作20载提升高素质电力人才国际竞争力

来源: 半岛晨报
2024-06-25 03:54:45

  中新网上海6月23日电(记者 陈静)记者23日获悉,上海电力大学与英国思克莱德大学(以下简称:思大)电气专业合作办学项目的国际化教育水平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已成为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高素质电力人才的重要平台。

  上海电力大学方面表示,未来,项目双方将进一步拓展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在提升合作办学层次、资源、质量、规模方面继续深化,力争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教育对外开放模版。

  据悉,面向未来的国际化人才培养学术论坛暨上海电力大 学电气工程专业中英合作办学项目20周年活动在上海举行。国内外高校及能源电力行业专家学者、校友代表与会,聚焦“创新合作创想未来——合作办学助力培养新时代国际化工程创新人才”主题,进行探讨与交流

  据悉,2004年,上海电力大学与英国思克莱德大学合作开办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育项目。该项目致力于培养具有电气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工程技术、具有较强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自主创新意识和国际化视野的专业技术人才。到目前为止,该教育项目已培养16届、逾1600名毕业生。其中不少毕业生赴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电力特色高校深造。

  校方告诉记者,本项目从建立之初,就大力引进英方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教学理念,特别在核心课程选择上,引进思大在教学与科研结合、校企结合方面的优势课程,同时结合上海电力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核心课程体系,在优势互补中推动中外办学教学体系的优化和能级提升。

  据了解,该项目先后引进英方21门课程,同时以课程教学和课程建设为契机,组织中英双方教师合作开展教学改革,授课教师总结教学案例与经验,出版全英文教材《电子处理系统》,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得到了有效提升。到目前为止,共有30多位中方教师以本项目为平台赴英学习交流,思大来上海电力大学交流教师达115人次。

  据介绍,随着交流合作的深化,项目双方合作层级从本科层次合作办学提升到硕士、博士的联合培养以及国际化师资的培养。项目双方推进建设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提升能源电力人才培养的国际竞争力。

  为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上海电力大学与思大共建可再生能源与智能电网技术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聚焦技术前沿,在电气学科海上风电、受端城市电网、电力用户侧灵活资源三个重点方向联合开展研究;先后与华东电网区域10余家电力行业企业共建产教融合实习实践基地,共同发力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叶霖霖希望上海电力大学总结凝练20年中外合作办学的经验,充分释放合作办学所蕴含的动能和优势,培育创新人才、产出一流成果、做出卓越贡献、形成重大影响。上海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副主任徐凯希望中英合作办学项目进一步形成并强化合作办学的叠加、聚合、倍增效应,培养更多拥有全球视野的能源电力国际化人才;同时,培养更多民间文化交流使者,为中英两国的国际友谊作出更大贡献。(完)

<img src="//www.chinanews.com/cr/2023/0128/2394080293.jpg" alt="" />

  春节期间,郑州铁路方面还加大重点物资和节日生活必需品保供力度,对电煤、粮食等物资实行优先配车、优先装车、优先挂车、做到应装尽装、快装快运;不断优化中欧班列受理、查验、装车等环节,动态调整中欧班列作业场区集中箱堆码、装车路线,全力保障中欧班列安全高效开行。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基础研究就是创新的原生土壤。近年来,我国载人航天、量子通信、深海探测等重大原始性创新成果百花齐放,都是原生于相关领域基础研究的重大突破。初步测算,2022年,我国基础研究经费支出为1951亿元,比上年增长7.4%;占研发经费比重为6.32%,连续4年保持6%以上的水平,持续推动我国原始创新能力不断提升。要实现我国科技自立自强,就要把力量放在前瞻性、战略性、前沿性基础研究的基点上,着力解决“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我们在创新发展上才能摆脱受制于人的困境,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

  许连捷说,作为泉州民企的一份子,愿意与大家一道,为泉州民营企业家、民营企业、民营经济搭建泉州民营经济研究院这一平台和机构,对国内外经济形势、民营经济趋势开展研究剖析,为民营企业进行政策解读,为企业发展提供解决方案和配套服务,同时也为党委政府出台政策提供智囊参谋等服务。

<a><img src="//www.chinanews.com/cr/2023/0128/3915657420.jpg" alt="" /></a>

  绿能替代带动新能源高比例消纳。如今,50辆氢能源公交车已经成为乌海市民出行的新选择。氢能源矿用卡车,也将逐步成为助推乌海能源产业发展的全新动力。乌海市委书记唐毅表示,推动风光制氢一体化发展,利用好难以消纳的“弃风弃光”,可以为乌海产业链提供稳定、可持续的“绿氢”。

李茹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