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成立国际软件学院 以产业前沿问题驱动人才培养

来源: 北青网
2024-06-19 02:46:44

  中新网上海6月18日电(记者 陈静)华东师范大学滴水湖国际软件学院18日在临港新片区成立,将以国家战略需求和产业前沿问题驱动人才培养和科研组织,深入探索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办学新模式。

  华东师范大学滴水湖国际软件学院由华东师范大学、临港新片区管理委员会 等共建,秉持“把办学前移到急需产业一线”的理念,致力建设成为国家软件拔尖人才培养基地、一流软件技术创新基地、关键软件产教融合中心和国际学术资源汇聚中心。

  中国科学院院士褚君浩受聘为新学院第一届学术委员会主任,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等高校和科研单位的知名学者,来自知名企业的负责人受聘为学术委员会委员,将从不同领域为学院的发展建设、改革创新、合作交流提供指导和支持。

  据悉,今后,临港新片区管理委员会和华东师范大学将在已有合作和建设成效的基础上,在临港新片区陆续导入学校生物医药、空天信息等与临港新片区相关产业关系紧密的未来学科和专业,集聚海内外人才,开展国际创新协同,逐步建成华东师范大学临港校区。

  据华东师范大学软件工程学院执行院长蒲戈光介绍,华东师范大学滴水湖国际软件学院将面向战略性产业需求,跨越学科壁垒,培养研究与实践能力突出的卓越软件人才。在育人模式上,华东师范大学滴水湖国际软件学院将以“产业需求方向”设置行业学术包,以行业需求组织培养内容;以“解决复杂问题”驱动科学研究,培养学术前沿探索能力;以“领域真实问题”推动工程实践,培养产业技术创新能力。

  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东师范大学软件工程学院创院院长何积丰表示,此次在临港建设新学院,是进一步实践产教融合的关键之举。他对此充满信心,希望学院能够利用临港新片区的产业优势和开放政策,建成国际软件人才的集聚中心。

  大会现场,临港工业软件产教融合平台成立。多方签约共建,致力于关键软件人才培养和技术攻关,推动人才链、育人链、创新链、产业链“四链”协同发展,为临港产业发展赋能。同日,由华东师范大学发起的示范性软件学院联盟关键软件技术创新平台启动。该平台每年将发布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的代表性软件技术成果,并在产品推广、成果孵化和社会资源投入等方面提供支持。

  华东师范大学以及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10所高校的10个关键软件技术产品在大会现场“首展首秀”。这10个产品涵盖关键基础软件、工业软件等领域的最新技术成果,均在突破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中的关键难点、堵点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取得了较高的市场经济效益。(完)

  商务部数据显示,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出口稳定增长。2022年,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出口25068.5亿元,同比增长7.8%。其中,知识密集型服务出口14160.8亿元,同比增长12.2%;出口增长较快的领域是知识产权使用费、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分别增长17.5%、13%;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口10907.7亿元,同比增长2.6%;进口增长较快的领域是保险服务,增速达35.8%。

  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吉林省外贸进出口增长3.6%,其中出口增长42.1%,增速居全国第5位,全省跨境电商进出口增长68.1%。

  据悉,2023年春运以来,为满足旅客出行需求,青藏集团公司加强统筹协调和组织保障,加开了格尔木、拉萨等方向多趟临时旅客列车,针对老年人、脱网人群和需要特殊服务的重点人群,优化人工售票、电话订票、现金购票等一系列便民利民举措,全力打造平安、有序、温馨春运,努力让旅客出行体验更美好。(完)

  除了提醒货车司机戴好口罩、做好消毒工作,考虑到天气寒冷,长兴交通的工作人员也为他们准备了热气腾腾的姜茶,让他们在寒冷的冬日也能够感受到温暖。(央视网)

  福建和江西GDP增速为何能位居全国前列?

  春节假期前,浙江义乌还组织6组专班赴全国各地开展招工工作。1月29日,一辆从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发来的“就业直通车”顺利抵达义乌,车上载着50名首次来义乌就业的定西籍务工人员。

马登琴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