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夏泽翰:尊重各国文化,须将文物留在所属国家人民手中

来源: 证券之星
2024-06-11 02:15:44

  中新社北京6月8日电 题:专访夏泽翰:尊重各国文化,须将文物留在所属国家人民手中

  作者 曾玥

  6月8日是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地区办事处代表夏泽翰(Shahbaz Khan)近日在北京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设立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在国内和国际上都具有重要意义。他呼吁充分尊重各国文化,打击非法贩运文化财产,必须将文物留在所属国家人民手中。

  在中国:坚定承诺和不懈努力

  奇松、怪石、云海......1990年12月,中国安徽黄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黄山最吸引我的,是自然价值与文化历史价值的结合。”夏泽翰不止一次到访黄山,壮丽奇美的自然风光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人与景和谐共生激发人们创作了丰富的诗与画等文学艺术作品,独特的人文风光令人难以忘怀。“我看到了当地人是如何与这座山联系在一起的,这非常重要。”

  截至目前,中国世界遗产数量达到57项,其中文化遗产39项、自然遗产14项、自然与文化双遗产4项。夏泽翰说,“这些数字反映了中国在履行《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方面的坚定承诺和不懈努力”。

  他表示,中国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 遗产宝库,是世界遗产的守卫者、保护者和推动者。中国政府制定了多项保护遗产的政策措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的概念与中国生态文明理论高度契合”。

  在夏泽翰看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不仅是展现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丰富性和多样性的窗口,而且以节日的形式强化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的责任,这有助于凝聚中国民众的文化自信和身份认同。

  在世界:跨文化对话和国际合作

  “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将去向何方?”这是夏泽翰看待、理解文化和自然遗产的视角。

  他指出,从虚拟现实体验到数字资源数据库,科技为记录、保存、共享文化和自然遗产提供了创新方案,也为全球的研究人员和爱好者提供了“回到过去”和“去向远方”的可能性。“这有助于促进跨文化对话,促进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文化之间更好相互尊重、理解和欣赏。”

  夏泽翰同时强调,充分尊重彼此文化,还意味着“必须把文物留在所属国家人民手中”。

  谈及打击文物走私的国际合作,他表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直致力于打击非法贩运文化财产。各国必须努力开展流失文物追索和文化财产返还工作,并确保这项工作继续下去”。

  2019年,中国提出“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倡议,而后与多国共同发布《关于共同开展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的倡议》,至2023年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正式成立,亚洲各国正携手探索文化遗产保护机制,包括联合开展重要古迹遗址的保护与修复、共同助力文化遗产灾后抢救和修缮、共同打击文物非法贩运等。

  夏泽翰指出,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未来在于加强全球合作,中国在遗产保护国际合作中的作用日益增强,已成为世界青年交流合作的宝贵平台。

  “中国拥有丰富的文化和自然遗产,为世界青年提供了探索、学习和参与保护工作的丰富机会。”夏泽翰说,中国注重教育投入,通过开展知识竞赛、志愿活动等形式以及青年交流论坛等平台,教育引导青年更好认识文明起源,促进文化交流和经验分享,为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事业凝聚青年力量。

  “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跨文化对话,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夏泽翰表示,中国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并通过共建“一带一路”等切实行动切中世界所需,“我们需要携手建设一个更美好的世界,共同走向更好的未来”。(完)

  在多种量子技术发展路线中,超导量子比特“一马当先”。2019年,谷歌宣布开发出54个量子比特的超导量子芯片,其对一个电路采样一百万次只需200秒,而当时运算能力最强的超级计算机“顶点”需要一万年,率先实现了“量子优越性”。

  报告显示,千里江山图烟花、孔雀开屏烟花纷纷在社交平台出圈,北方城市乌鲁木齐、保定、北京、天津四地的人们,在春节组成近700万人的烟花观光团,云赏南方天空的烟花图。

  一名业内人士告诉中新财经,与2019年消协的测评相比,目前市面上有问题的智能锁大多是低价或三无品牌的产品,随着智能锁相关技术的发展,正规品牌的质量基本可以保障。“尽管早期智能锁存在不少问题,但从技术上来说修改起来都比较简单,多数厂家已经完善。”

<strong>  王鹤棣冒险开始那一刻,找到安全感&nbsp;</strong>

  最近几个月,法德关系历经波折。2022年10月,因在能源、防务等问题上的严重分歧,原定当月在法国举行的法德部长级会议被推迟。法国《世界报》刊文称,“这是该机制自2003年创立以来首次被推迟,是一个令人担心的政治信号”。不过,自2022年11月以来,从签署能源“团结协议”到联合应对美国《通胀削减法案》,再到领导人会晤宣誓“团结”,法德关系又逐渐回暖。

  LNG运输船是国际公认的高技术、高难度、高附加值的“三高”产品,与航空母舰、大型邮轮并称“造船业皇冠上的三颗明珠”。其建造难度到底有多大?

竺冠宇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