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又一A股公司补税

来源: 中国网推荐
2024-06-21 23:19:41

  来源:中国基金报

  中国基金报 泰勒

  刚刚公告,又一家上市公司被要求补税。

  6月21日晚间,科创板公司科兴制药公告,公司于近日补缴税款及滞纳金合计2131.11万元。

  公告称,国家税务总局济南市税务局第一稽查局对公司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涉税情况进行了检查,公司应补缴2021年企业所得税1548.77万元,需缴纳滞纳金582.34万元(截至实际缴纳日),合计需缴纳2131.11万元。

  截至本公告披露日,公司已按要求将上述税款及滞纳金缴纳完毕,主管税务部门未对该事项给予处罚。

  公告显示,上述补缴税款及滞纳金事项不属于前期会计差错,不涉及前期财务数据追溯调整。公司补缴上述税款及滞纳金将计入2024年当期损益,预计将影响公司2024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2131.11万元,最终以2024年度经审计的财务报表为准。

  公开信息显示,科兴制药是一家主要从事重组蛋白药物和微生态制剂的研发、生产、销售一体化的创新型生物制药企业,专注于抗病毒、肿瘤与免疫、血液、消化、退行性疾病等治疗领域。

  年报显示,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为12.59亿元,较上年下降4.3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由上年的-9029.52万元扩大至-1.9亿元,亏损扩大。

  不过,科兴制药2024年一季报显示,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3.61亿元,同比增长11.7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40.34万元,较上年同期扭亏为盈。

  科兴制药称,报告期内,公司净利润扭亏为盈,主要原因有:第一是产品发货增速明显,自有产品国内销售数量同比增长26%,顺利实现了“开门红”;第二,继续深化全业务流程的精益管理,内部运营效率得以提升,报告期内,销售费率、单位生产成本较上年全年均有所下降;第三是研发费用按照项目进度,报告期内较同期有所下降。

  多家上市 公司被“补税”

  此前3月27日,博汇股份发布公告披露收到税务事项通知书,国家税务总局宁波市镇海区税务局所要求公司“重芳烃衍生品”按“重芳烃”缴纳消费税,这将对该公司生产重芳烃衍生品装置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对此,国家税务总局有关部门负责人6月18日在答记者问时表示,国家税务总局已关注到相关反映,也充分理解广大经营主体和社会公众的关切。

  该负责人表示,需重点说明的是:首先,税务部门没有组织开展全国性、行业性、集中性的税务检查,更没有倒查20年、30年的安排。近期反映的有关查税补税,有的是对企业以前年度欠税按程序进行催缴,有的是对企业存在的税收政策适用风险按程序予以提示告知,均属税务部门例行的依法依规正常履职行为。

  其次,税企双方始终休戚与共。依法组织收入是税务部门的基本职责,支持企业发展是税务部门的应尽之责,广大经营主体好,国家税收才能好。税务部门一贯坚守保经营主体就是保经济税源的理念,坚决落实税费优惠政策,严格防范和查处违规征税收费行为,积极助力各类经营主体健康规范发展。

  第三,加强税收监管也是税务部门的法定职责。税务部门将持续优化税务执法方式,着力推进精准监管、精确执法,重点打击偷逃抗骗税等违法犯罪行为,为守法企业营造公平竞争的税收营商环境。

  同时,该负责人表示,请广大纳税人对税务部门依法履职予以监督、理解、配合,对有关涉税争议,欢迎和支持纳税人通过法律途径积极妥当解决,切实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责任编辑:杨红卜

  上世纪90年代,他已经不再愤世嫉俗,而是一副对整个世界都和蔼可亲的样子,惹得学生当面吐槽:“要是您10年前就这个样子,谁还会把您当才子?”

  赖清德在美国媒体上抛出“保卫台海和平的计划”,自以为聪明地操弄“台独”谎言话术。绞尽脑汁堆砌虚浮辞藻,处心积虑玩弄阴暗权谋,将台湾民众利益福祉、前途命运当作满足权力私欲的筹码,如此的民进党及赖其人,只会是台海和地区和平稳定的麻烦制造者。

  据昆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6月21日,昆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举办了猴痘疫情应急处置培训会。本次培训强调了猴痘疫情应急处置的专业技术知识的重要性,也提醒参会人员在今后的工作中时刻温习猴痘应急处置的相关知识,做到应知尽知、应会尽会、高度重视、谨慎处置。

  各方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过后,淄博烧烤的热度逐渐“冷却”下来。6月中下旬时,“淄博烧烤降温流量下滑”话题还曾一度引发社交媒体热议。

  当天下午,习近平在南京市考察调研。他来到紫金山实验室,走进展厅、6G综合实验室,详细了解推进重大科技任务攻关等情况。习近平强调,现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颠覆性技术随时可能出现,要走求实扎实的创新路子,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立下功勋。

  他认为,现在转让可以“及时止损”,在淄博烧烤市场尚未完全“冷却”之前,尽量挽回一些损失。“这是店家想要尽可能地挽回成本的表现,毕竟不少店铺开业时间并不久,很多甚至没有收回成本。”他说。

陈郁仲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