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内超200家拟IPO企业撤材料!中信证券撤回、在审项目数量均居首

来源: 直播吧
2024-06-13 10:25:35

界面新闻记者 | 陈靖

今年以来,A股拟IPO企业“去库存”加速。

随着监管政策持续加码,企业上市门槛提高,IPO生态将重塑。上交所企业上市服务信息显示,截至6月12日,年内已有207家企业宣布终止上市审查程序,其中仅上周(6月3日至6月9日)就新增了23家。

目前,三大交易所在审查中的企业总数为469家,较此前一周减少了26家,跌破500家大关。  

拟IPO企业撤回家数超200家

今年以来,IPO终止家数持续增加,特别是4月份以来,终止家数大幅攀升。截至6月12日,今年,终止IPO公司数共计207家。终止IPO公司数最多的原因为撤回材料,共206家。

终止IPO公司数最多的板块为创业板,共59家。此外,科创板终止有59家,深主板29家,沪主板41家,北交所44家。

终止IPO公司数最多的行业为制造业,共152家。其他终止较多的行业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有22家,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10家,批发和零售业4家,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有3家。被终止的2家金融企业是药都银行和新湖期货。

从终止原因来看,中航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董忠云告诉界面新闻记者,“自去年8月IPO政策收紧以来,新股发行的步伐有所减缓。今年,中国证监会进一步加强了对IPO‘入口’的严格把控。一些公司因在板块定位、信息披露和会计处理等方面存在不足而被迫终止了IPO进程。”

企业上市申请的“撤回潮”凸显了监管机构对IPO门槛的严格监管。为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4月30日,证监会修订发布《科创属性评价指引(试行)》,并发布北交所辅导指引;沪深北交易所发布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等配套业务规则,进一步完善上市条件和板块定位要求。

“在企业筹备上市的过程中,一些公司可能会意识到在合规性或其他方面存在挑战或风险,这些挑战或风险可能妨碍它们达到上市的标准。因此,这些企业可能会选择主动撤回其上市申请。另外,市场环境的变动或融资需求的调整等其他因素,也可能促使某些企业决定停止其首次公开募股(IPO)的进程。”华北一家中型券商非银分析师对界面新闻表示。

严监管下IPO终止数量增加,有利于从源头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一二级市场动态平衡。董忠云表示,“优化资源配置是关键。通过合理安排IPO的节奏,可以引导计划上市的公司仔细评估融资的最佳时机和规模,从而防止市场流动性过度饱和或不足,确保资本的高效配置。此外,提高上市公司的标准也是重要的。通过严格审查拟上市企业,可以筛选出那些具有更大增长潜力的公司,进而提升整个上市公司群体的质量,增强投资者对市场的信心。最后,维护二级市场的稳定也是必要的。通过控制IPO的数量,可以防止短期内大量新股票涌入市场导致的市场波动,从而保持市场的稳定运行。”

根据易董数据,截至6月12日,市场共有469家公司正在接受审核。在这些企业中,创业板的在审公司数量最多,达到165家。其他板块的在审公司数量分别为:科创板66家,深主板60家,沪主板87家,以及北交所90家。

在IPO审核方面,中信证券目前以61家在审企业数量领先,预计的募资总额为821.93亿元。IPO在审数量紧随其后的分别是中信建投(39家)、民生证 券(32家)、海通证券(28家)、国金证券(28家)、中金公司(27家)、国泰君安(26家)、华泰联合(25家)、招商证券(19家)和广发证券(11家)。

“在监管趋严的背景下,审核部门对于企业的盈利能力、创新能力、治理结构等方面都有更为严格的要求。长期来看,这有助于提升上市公司整体质量,促使中介机构更好地履行职责,为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上述非银分析师表示。

IPO门槛的提高有助于筛选出更具竞争力和成长潜力的企业进入市场。随着IPO上市门槛提升,部分观望企业有转向并购市场的计划。“原本计划去年报证监局辅导备案,但是政策突然收紧,目前可能会关注并购市场。”北京某科创企业相关人士告诉界面新闻记者。

展望后市,董忠云认为,“随着资本市场改革的深入推进,IPO审核流程会更加高效和透明,上市公司质量也将持续提升,进而提高资本市场活力。未来监管机构会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和需要,适时调整IPO的节奏和规模。”

  2023年1月6日,在西宁市城西区人民检察院召开终期汇报会,考察员在听取企业合规终期汇报后,一致认为涉案企业已整改到位,评估考察合格。2023年1月9日,在整改合格基础上,西宁市城西区人民检察院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等社会各界代表,召开公开听证会,听证参与人综合案件事实、证据和合规整改情况,一致同意检察机关对青海某华工程公司依法做出不起诉决定。

  (4)本人在预约时间来馆递交材料并进行现场指纹和面相采集。

  2023年是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全会在部署今年纪检监察工作时将“围绕落实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强化政治监督”放在首位,并要求“围绕党中央因时因势作出的决策部署加强监督检查,确保执行不偏向、不变通、不走样”。

  对出险房企来说同样如此。李宇嘉说,今年相关政策倾向也督促出险企业放弃幻想,断臂求生,以适宜的价格,尽快出让股权和项目。房企需要放弃过去“高举高打”、寻求短期暴利的经营模式,要顺应国家对于房地产新模式的方向,积极参与保障性租赁住房、城乡融合、区域开发等建设,谋求未来可持续的、细水长流的收益。

  同时,决定青海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名额;决定青海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各专门委员会的设立;选举青海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委员,选举青海省人民政府省长、副省长,选举青海省监察委员会主任,选举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和青海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选举青海省出席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通过青海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各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委员人选。

  在刚刚结束的2022年医保目录谈判中,共有3种新冠治疗药物参与谈判,其中阿兹夫定片、清肺排毒颗粒谈判成功,Paxlovid因企业报价过高而未能成功。<strong>黄心宇表示,大家不用过分担忧。上周国家医保局刚刚制定了新冠“乙类乙管”后优化治疗费用医疗保障政策的通知,其中明确延续了诊疗方案内的目录外药品医保临时支付政策,先行支付到2023年的3月31日。</strong>此外,在医保目录中,治疗感冒、发烧、咳嗽之类的对症治疗药品有600多种,参保人的用药临床选择比较丰富。

陈珮青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