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新型储能产业 专家学者山西阳泉探讨发展路径

来源: 南方网
2024-06-17 06:58:29

  中新网阳泉6月14日电 (记者 范丽芳)6月13日至14日,第三届钠离子电池产业链与标准发展论坛在山西阳泉举行。其间,专家学者结合自身研究领域,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和科技创新理念,探讨钠电产业发展新路径,并加强钠离子电池领域 学术交流。

  近年,钠离子电池凭借其储量丰富、温度适应性好和安全性高等优势脱颖而出,钠离子电池产业化进程大幅提速。

  搭载钠离子电池的电动自行车山西阳泉投运,中国首个10MWh的钠离子电池储能电站广西南宁投运……开幕式上,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常务副理事长俞振华介绍,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签约、备案、开工的钠电项目超过20个,涉及电芯、正负极材料等诸多细分领域,项目投资总额近400亿元。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李景虹认为,开发低成本、高安全的钠离子混合电容器在规模储能领域更具发展潜力,“但在其市场应用中,需克服行业规范和产品的国家标准缺失、尚未实现规模量产和规模应用、上游材料不成熟、缺少下游应用示范解决方案等阶段性问题。”

  上述问题已得到相关部门重视。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和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针对目前钠离子电池产品,已开展四批性能与安全方面的测评,并在2024年启动首批钠离子电池循环寿命摸底测试。其中,华阳股份旗下山西华钠芯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入列首批钠离子电池循环寿命测评单位。

  华阳集团产业技术研究总院院长王可琛介绍,该集团的钠离子电芯产品形成规模化生产,可应用于电动二轮车、观光车、清扫车、工商业储能柜、应急电源等领域。同时,以现有钠离子储能系统产品为基石,正在研发一次调频新型储能电站、换电重卡等。

  当前,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作为中国外贸“新三样”,备受外界关注。为推动锂电池产业绿色化、低碳化、可持续发展,论坛期间,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联合百余家单位共同开展的《锂电池碳足迹核算体系》正式发布。

  该体系将助力企业精准识别产品全生命周期各阶段减碳潜力,指导企业开展节能降碳技术改造,对于持续完善中国本土化锂电池碳足迹背景数据库、推动国内锂电池全产业链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提升锂电池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意义重大。

  此次论坛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联合主办,山西华阳集团新能股份有限公司协办,旨在促进行业内外交流合作,推动新型储能技术创新和产业化进程,加快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步伐。(完)

  作者 戚亚平 张树飞

  “涉及到知识产权保护,肯定存在侵权行为涉及的具体行业和业务,因此知识产权服务业一定是需要和行业相结合,才能够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也能更好地保护行业的创新性。”王鹏表示,此外,事业单位由于具有公益属性,在知识产权维权问题时,如果与知识产权服务业相结合,将更有利于保护知识产权,鼓励创新,一方面能给社会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另一方面能给机构研发人员带来更好的收入。

  CIPS支付透镜服务是跨境清算公司基于CIPS标准收发器推出的创新功能,可为全球人民币用户提供即时、完整、便捷的穿透式支付状态查询服务,让企业、银行等跨境支付主体及时跟踪支付状态变化,使每一笔跨境人民币支付过程像使用透视镜一样可以清晰看见。

  五指成拳,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一以贯之。

  借助“停燃”契机,比亚迪正加快交通运输业和制造业低碳转型。

  2022年12月,新能源汽车产销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再创历史新高,分别达到79.5万辆和81.4万辆,同比均增长51.8%,市场占有率达到31.8%。

邱健江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