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 2024年医药卫生体制这样改革→

来源: 半月谈
2024-06-10 04:41:42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聚焦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明确提出推进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提质扩面,深化医疗服务价格、医保支付方式、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等7方面重点工作。

  针对推进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提质扩面,文件提出,开展新批次国家组织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对协议期满批次及时开展接续工作。2024年各省份至少开展一批省级(含省际联盟)药品和医用耗材集采,实现国家和省级集采药品数合计达到500个、医用耗材集采接续推进的目标。

  进一步加强集采执行工作,落实集采医保资金结余留用政策,完善激励约束机制,促进医疗机构如实填报采购量并合理优先使用中选产品。加强集采中选药品和医用耗材质量监管。完善提升医药集采平台功能,加强网上采购监督,提高药品和医用耗材网采率。

  招收约8000名中西部定向免费本科医学生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提出,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提升卫生健康人才能力。

  针对提升卫生健康人才能力,《任务》提出,制定关于深化医教协同加快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健全医教协同机制,推动落实以需定招要求,合理确定招生规模和结构。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实行分类指导、分类管理,健全动态管理机制。规范和加强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实施医学高层次人才计划。实施卓越中医药师资培训计划。

  为中西部乡镇卫生院招收8000名左右农村订单定向免费本科医学生。继续实施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落实2020年以来按规定进入村卫生室的大学生村医纳入乡镇卫生院编制管理政策。进一步提高乡村医生队伍中执业(助理)医师占比。开展全国医养结合人才能力提升培训项目。

  2024年所有统筹地区开展支付方式改革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提出,各地要按照“腾空间、调结构、保衔接”的路径,结合实际加大探索,推进改革整体联动,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推动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

  针对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任务》提出,2024年,所有统筹地区开展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付费或按病种分值(DIP)付费改革,合理确定支付标准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对紧密型医疗联合体实行医保总额付费,完善总额测算、结余留用和合理超支分担机制。开展中医优势病种付费试点。研究对创新药和先进医疗技术应用给予在DRG/DIP付费中除外支付等政策倾斜。

  3省份和5城市开展医疗服务价格改革 试点

  针对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任务》提出,指导内蒙古、浙江、四川等3个试点省份开展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全省(区)试点,指导唐山、苏州、厦门、赣州、乐山等5个试点城市进一步探索建立医疗服务价格新机制。推进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工作,经评估符合调价条件的地区及时完成调价。

  医务人员薪酬不得与业务收入挂钩

  同时,深化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研究制定关于医疗服务收入内涵与薪酬制度衔接的办法。注重医务人员稳定收入和有效激励,进一步发挥薪酬制度的保障功能。加强对医院内部分配的指导监督,严禁向科室和医务人员下达创收指标,医务人员薪酬不得与药品、卫生材料、检查、化验等业务收入挂钩。进一步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资政策。

  从2016年担任辽宁体育局局长以来,宋凯作为辽宁代表团主要负责人之一,率团参加了2017、2021两届全运会。2021年陕西全运会,辽宁代表团共获得22枚金牌、16枚银牌、22枚铜牌,总计60枚奖牌,其中金牌数超过2017年天津全运会的21金。

  不同于这种紧张冲突状态下自行进行保护性埋藏的观点,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埋葬来自敌对国家或族群。在当时的一场战争中,三星堆王国的城池被攻破,宫殿神庙被烧毁,战败者的社神、社树和礼器等被战胜者用来祭祀自己的祖先,甚至可能是一种厌胜性埋藏,即用法术诅咒或祈祷以制胜所厌恶的人、物或魔怪。

  从儿时懂事起,杜卫远就和小麦打交道。每到麦收季,全家五个孩子都要泡在麦地里,“小时候一到收麦吓得都哭,太累了。”杜卫远记得,那时候他天天牵着牛碾麦子,家里一共十几亩地,没个十来二十天根本收不完。常年的劳作,使得那个年代农人左手食指的关节处都留下了镰刀划伤的疤痕。而现在,使用大型收割机收割成千上万亩地也不过数天时间。

  不过,就在上周六,美国政府的口径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路透社报道称,一名匿名拜登政府官员10日透露,媒体的描述“与我们所了解的不符”。

  作为高度依赖技术革新的产业,当前在动力电池行业占据主流的锂电技术,会不会迅速被另外一种技术颠覆?如果出现这一情况,当前围绕锂电形成的产业链,又该如何应对?

  中信建投证券表示,近期随着政策预期改善、库存周期筑底预期、商品价格企稳、人民币汇率企稳和全球市场回暖等积极信号陆续出现,A股包括港股市场已经具备战略反击条件。未来一年企业盈利有望迎来较长上行周期,叠加国内降准降息可期,海外利率下行,双击之下市场有望挑战2022年以来新高,值得战略乐观。

姜贤喜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