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国乡村)农文旅融合助贵州仡佬族古寨换新颜

来源: 盖饭娱乐
2024-06-11 04:00:27

  中新社贵州务川4月5日电 题:农文旅融合助贵州仡佬族古寨换新颜

  中新社记者 瞿宏伦

  一年一度的仡佬族祭天朝祖祭祀大典系列活动,4日至5日在贵州省遵义市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大坪街道龙潭古寨开展。

  龙潭古寨寨老申福进告诉中新社记者,祭祀大典是寨 子里最隆重的日子,这一天,分布在中国各地的仡佬族和海内外游客都会在此齐聚,吹起号角,跳起舞蹈,敬献仡佬族的先祖。

  据了解,龙潭古寨距今已有700余年历史,由前寨、中寨和后寨三个自然村寨组成,是仡佬族保存最好的一个民族村寨。

  龙潭古寨三面环山,一面临潭,寨内石板铺路、石头筑墙、石巷相连。记者漫步寨内,放眼望去,寨子幽深古朴,石墙、石巷崎岖蜿蜒,宛如迷宫。

  龙潭村党总支书记申江波介绍,龙潭古寨寨与寨之间通过石板路分隔并联系,每个寨子建筑相对集中,依据地形选址,耕地与居住用地分开,形成民居建筑与田园风光交相辉映景象。

  但曾经的龙潭古寨并非如此模样。十余年前,古寨鲜为人知,当地以其为中心,打造仡佬之源景区(龙潭古寨和九天母石景区两大板块)。随着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古寨步入旅游时代,村民通过开设农家乐、民宿客栈吃上了“旅游饭”。

  龙潭古寨也因其特色鲜明的仡佬族文化,越来越受到外界关注,并获得“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等称号。

  近年来,龙潭古寨凭借“以仡佬文化基因表征+旅游体验升级+地域农特产品附加的文商旅深度融合发展”模式,大力发展仡佬民族文化旅游,促进村民增收。

  截至2024年3月,龙潭古寨开设农家乐21家、民宿客栈6家、仡佬族服装体验馆5家、儿童亲子乐园2家。同时,发展集种植、采摘、研学等为一体的现代农业1000余亩。

  申江波说:“龙潭古寨结合文化旅游发展,积极挖掘和保护具有仡佬民族特色的民间艺术,利用传统节日和农闲时节,开展非遗传承展示、吃新节等活动,吸引游客参观游览,促进旅游业发展。”

  目前,龙潭古寨已形成集休闲生态观光、研学、文化体验、美食打卡等功能为一体的乡村旅游发展新业态。

  “古寨2023年还完成了仡佬特色美食工坊、丹砂工艺品工坊、印染造纸工坊等文旅项目的建设。”申江波表示,近年来,通过农文旅融合发展,龙潭古寨村民收入逐年稳步攀升,2024年一季度,龙潭古寨景区接待游客10万人次,综合旅游收入180余万元(人民币,下同)。

  申福进在龙潭古寨就经营着一家农家乐,他家现在平均每天接待游客80余人,月收入近2万元。祭祀大典结束时已是午饭时间,不少游客游览完龙潭古寨后来到他的农家乐吃饭。申福进也在结束祭祀工作后,回到家中帮忙招呼客人。(完)

  因此,看起来捂被子发汗能起一时之效,临床有的用辛温解表也皆可取效,但寒去湿仍存,邪仍停留在膜原,所以,最根本的治疗应该是“开达膜原”。

  据官方统计,2022年前11个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额同比增速达9.9%。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副院长赵萍接受<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世界经济整体低迷之际,中国经济持续恢复将创造出更多的投资机会,使中国对全球投资者的吸引力进一步增强,同时也将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新的动力,不断以中国的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实现双赢。(完)

  去年底“亚洲花都”斗南花卉产业园区与汉口北合作打造的鲜花小镇是武汉近期最具人气的集市之一。一排排鲜花娇艳欲滴,空气中芬芳弥漫,玫瑰、百合、虞美人……500多个品类的鲜切花离开原产地不足48小时,便被带水运抵这里。

  2022年11月6日,《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部级高级别会议正式通过“武汉宣言”,呼吁各方以强烈意愿和实际行动,促进各类湿地的保护、修复、管理以及合理和可持续利用。这是此次大会的主要成果之一。

<strong>  刷出来的好评不可信(法治聚焦)</strong>

  <strong>力保群众温暖过冬过年(新春走基层·一线调研)</strong>

刘家隆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