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高考结束后这些骗局要警惕

来源: 闪电新闻
2024-06-14 07:49:08

  骗局一:谎称可以“提前查分”

  高考结束后,不法分子会利用部分考生和家长的焦虑心态,通过群发诈骗短信,谎称有“特殊渠道”可以提前查询高考成绩,并附有“查询分数”的网址链接。考生和家长如果在网站中输入身份信息、准考证号、银行账户信息等信息,银行卡里的钱财就有可能被不法分子转走。

  【提醒】高考查分时,应认准教育部门指定的查询方式及查分网址,不要轻易点击陌生短信、邮件中来历不明的网址链接。

  骗局二:谎称有“补录名额、内部指标”

  这类骗局常常出现在高考志愿录取结束后,不法分子谎称某高校名额没能招满,通过花钱“打点”可让考生获得补录名额。还有些不法分子会谎称,有特殊渠道可以购买“内部指标”“计划外指标”,以此骗取考生和家长的钱财。

  【提醒】正规的招生录取不会产生任何附加费用,需要收取保证金、指标费的“特殊渠道”入学,都是诈骗。

  骗局三:伪造录取通知书和虚假网站

  不法分子冒充高校招生办人员,向考生寄送伪造的录取通知书或者发送相关的录取短信,让考生将学杂费等打入指定的银行账号,以骗取钱财。类似骗局还有制造虚假的钓鱼网站,其目的就是骗取学生的生活费、学杂费。

  【提醒】考生和家长在登录学校和教育部门网站时,一定要有鉴别真伪的意识,要通过官网认证的链接或学校、教育部门官方发布的网址进入,转账汇款时要通过多种途径核实账号真伪。

  骗局四:提前申请“ 助学金”

  不法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考生相关信息后,冒充高校老师或者教育部门工作人员,谎称可以对困难考生或者成绩优异的考生提前申请或发放助学金、奖学金。同时,以“再不领就过期”的名义,要求考生提前支付“手续费”,从而实施诈骗。

  【提醒】如果考生和家长接到自称是高校、教育、财政等部门的工作人员,声称要发放“国家助学金”“助学扶助款”的,一定要增强防范意识,及时通过官方渠道向高校、教育等部门核实真伪。

  人民数据研究院研究员唐风表示,高考结束后,不法分子利用部分考生和家长“熬”不住的焦躁情绪实施诈骗。高考骗局虽然花样繁多,但所有骗局都围绕一个“钱”字,凡是涉及钱财,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

  现场,王建欣教授与李凤云教授琴箫和鸣外,还演奏了埙独奏古曲《楚歌》,远古的苍凉之声久久萦绕耳际。随后的《暗香》是两位音乐家以宋代姜白石作曲的同名曲旋律即兴演奏,一种孤高现于指下,似有寒香沁人肺腑。

<img src="//www.chinanews.com/cr/2023/0108/1072736116.JPEG" alt="" />

  据悉,本次公开赛旨在通过“明日之星”选拔计划,发掘更多家庭式、俱乐部式培养的优秀青少年滑雪运动员,选拔进入国家训练营,为米兰冬奥会周期储备人才,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成果。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昆明1月8日电 8日,云南省政协召开机关干部大会,宣布中共云南省委关于云南省政协党组主要领导调整有关事宜的决定:李江同志不再担任云南省政协党组书记,任命刘晓凯同志为云南省政协党组书记。

  ■ 社论

  明日之星·2022--2023中国银行中国青少年滑雪公开赛由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和国际滑雪联合会(瑞士)北京代表处指导,中国滑雪协会主办,官方合作伙伴为中国银行。吉林站由吉林市体育局、斯威克斯承办,吉林市滑雪协会、吉林万科松花湖度假区、吉林市雪上竞技训练中心协办。

张国华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