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信心说丨冬季旅游“燃”起来,冰雪消费潜力满满

来源: 腾讯新闻
2024-06-15 20:25:35

  12月的北方很“冷”,千里冰封,万里雪飘;12月的北方又很“热”,赏雪景、品文化、尝美食,冰雪消费持续升温,绘就一幅热气腾腾的冬季旅游发展图景。

  除了传统周边客源,“南客北上”已成为北方冰雪消费的新增长点。这个冬天,东三省众多的冰雪项目成了旅游目的地的“顶流”,让本地人直呼“南方人更抗冻”;不少人还选择深度体验北国文化,大秧歌、喊山门、剪窗花等纯正东北民俗,释放出独有的温情与魅力。

  近期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激发有潜能的消费,培育壮大新型消费,积极培育包括文娱旅游在内的新的消费增长点。冬季旅游本是北方的强项,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原汁原味的风俗习惯,是游客心心念念的Flag(目标)。随着高铁网络全面覆盖、飞机航线密集上新,酒店、餐饮等的接待能力不断提升,这个冬天,说走就走的“燃冬”之旅成为时尚。

  深挖文化内涵,区域特色体验成为游客的心头好。搓澡、冬捕、逛大集……围绕东北传统生活习惯、生产方式的文化体验项目,是游客感受北国风情的新趋势。在北京什刹海冰场,官方文创店推出特色卷轴、冰箱贴、套色印章、明信片等产品,让游客沉浸式感受老北京人文风貌。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各地以冰雪带“文化”,实践了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创造时尚体验,“冷”资源释放“热”效应。后冬奥时期群众冰雪运动热情不减,滑雪、溜冰从小众运动走向大众日常,更成为新一代消费者彰显生活态度的潮流,“社交+运动”属性拉满。年轻人加入“雪圈”,结交价值取向、审美风格一致的新朋友。冰雪运动的时尚元素,带动滑雪服饰与装备 销售快速增长,持续创造新兴消费的产

  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冰雪旅游发展报告(2023)》预计,2024年至2025年冰雪季,我国冰雪休闲旅游人数有望达到5.2亿人次,冰雪休闲旅游收入将达到7200亿元。高质量、多样化的冰雪消费需求,日益丰富的优质冰雪旅游产品,为释放消费潜力创造更多机遇。热热闹闹的滑雪场、冰雪乐园、温泉度假村,彰显着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与不竭活力。

  (文丨王钟的)

  “中国坚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随着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向好,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中国经济在2023年有望为全球经济增长提供更大动力。”安永大中华区业务主管合伙人毕舜杰说。

  丁洪、于宗宝、马光辉(女)、王亮、王小军、王元青、王长青、王来春(女)、王春儒(蒙古族)、王树年、王润福、王瑞军、卞修武、方向、方忠、叶聪、冯煜芳、邢一新、曲伟、吕跃广、朱松纯、朱俊强、乔红(女)、任咏华(女)、刘强、刘石泉、齐向东、许波、许瑞明、孙予罕、孙志嘉、孙昌隆、严建文(回族)、李陟、李萌、李全明、李秀敏(女)、李应红、李俊全、李恒年、李景虹(蒙古族)、杨长利、杨建成、杨孟飞、杨新民、吴立刚、吴希明、吴建平、吴燕生、何琳、余晓晖、冷俊、沈志强、宋晓明、张峰、张广军、张云泉、张冬辰、张改平、张振涛、张格明、张新民、张德清、陆安慧、陈江、陈仙辉、陈英武、陈锡明、武向平、范召林、周向宇、周兴江、周群飞(女)、屈国欣、赵琛、赵静(女,航天科工)、赵长印、赵宇亮、赵红卫(女)、赵泽良、赵晓光(女)、赵晓晨、赵瑞峰、胡震、侯立军(满族)、施华君、倪四道、徐星、徐晋、徐南平、高铭(女)、高天明、高剑刚、席振峰、唐长红、容易(女,土家族)、黄雪鹰(女,蒙古族)、曹建国、常凯、阎锡蕴(女)、韩泳江、韩珺礼、曾一春、谢晓亮、蔡荣根、臧继辉、魏明英(女)

  “这两天没下雪,怎么轨道上雪这么厚?”我举起铲子,跺脚抖雪。

  当前,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进一步提升知识产权质量效益,以知识产权的高效流转促进创新资源要素的有序流动和优化配置,加速释放全社会的创新创造活力。首先,要提高知识产权质量,引导创新主体在关键领域、“卡脖子”技术上下更大功夫,形成更多高价值专利。其次,要盘活、用好知识产权资源,使其产生效益、推动发展。比如,高校院所仍有大量“沉睡”的科研成果,而大量中小微企业缺乏可用的知识产权,双方存在广阔合作空间。一些地方通过畅通供需对接、完善配套服务等措施,推动相关专利技术向中小企业转化实施,取得了良好成效。再次,应有效遏制专利侵权行为,持续优化知识产权保护环境。调查显示,2022年我国专利权人中遭遇过专利侵权的比例为7.7%,处于历史低位。但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有任何松懈。

  阿卡尔还表示,土方谴责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上周发生的库尔德工人党示威活动。

  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表示,2022年开发投资下跌10%,为年度最大跌幅。上一次楼市开发投资承压还是2015年去库存时期,彼时开发投资仍旧增长1%。可见,2022年楼市的压力是史无前例的。拖累开发投资的直接原因,就是前端的土地出让和新开工,土地购置费和建筑工程,合计占据开发投资70%左右的份额。2022年,土地出让下滑53.4%、新开工下滑39.4%,都是年度最大的跌幅。

叶志远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