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新建跑道迎“第一飞”

来源: 浙江日报
2024-06-06 04:32:06

  中新网兰州6月4日电 (戴文昌)4日10时10分,一架“奖状560”校验飞机成功降落在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新建跑道上,留下第一道飞机轮胎印迹。该飞机并于10时30分起飞,正式展开飞行校验工作,对机场设施进行全面“考核验收”。

  飞行校验是跑滑系统投运前的先决条件,通过使用装有专业校验设备的飞行校验飞机对相关保障系统检验、测试,达到保证飞行安全目的,也是确保通信、导航、监视等设施设备符合航班运营要求的必要步骤。

  为确保飞行校验顺利进行,甘肃省民航机场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各方成立飞行校验保障工作小组,精心制定校验实施程序和保障方案,同时加强机组、空管、机场等单位的紧密协作,为飞行校验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飞行校验是新建机场开放和航路运行最基本前提之一。”甘肃省民航机场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罗斌说,目前,飞行区场道工程已基本完工并通过预验收,航站楼、综合交通中心等主体工程也已全面完成,具备飞行校验条件。

  据介绍,中国民用航空局飞行校验中心计划对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新建跑道的仪表着陆系统、助航灯光系统、甚高频、自动化系统以及塔台集成自动化系统等进行为期近一个月的投产飞行校验。

  项目开工以来,该公司创新工程管理模式,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推进项目建设,如期实现了关键节点目标任务。罗斌说,截至目前,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已全面完成航站楼、综合交通中心等主体工程,其余扫尾工作正在进行中,将按期主体竣工适时转场营运。

  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是国家重大交通枢纽项目,旨在满足2030年旅客吞吐量38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30万吨、飞机起降30 万架次的需求。项目总投资334.38亿元,包括新建两条跑道、40万平方米T3航站楼和27万平方米综合交通中心。

  “此次飞行校验,为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年底投入运营奠定了基础。”罗斌说,作为西北地区的重要航空枢纽,扩建后的机场将极大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深化对外开放。(完)

  一个大国的崛起,绝不可能是轻轻松松、一帆风顺的,必然要经历一番艰苦的磨炼和斗争。惟其艰巨,所以伟大;惟其艰巨,更显荣光。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前进道路上进行伟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挑战,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借用中国古语“三十而立”来形容哈中关系再恰当不过。在过去30年里,两国友好关系为合作发展奠定了基础。30年的时间,哈萨克斯坦建立起了自己的国家,获得了国际尊重,而中国也已逐步成为拥有强大影响力和经济技术能力的国家。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怎么走?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这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些要求,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并涵盖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奋斗目标,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和世界贡献。这些要求,是党深刻总结我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对我国这样一个东方大国如何加快实现现代化在认识上不断深入、战略上不断完善、实践上不断丰富而形成的思想理论结晶。这些要求,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遵循,我们必须深刻领会、系统把握,并贯彻落实到各项工作中。

  但在海南省对旅游行业的扶持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海南康泰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的客流量已基本恢复到2019年前的同期水平。这出乎了公司项目负责人谭杰的意料。谭杰乐观地估计,“这个数字还会往上走。”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1/02/23/1143530850885850427.jpg" alt="" />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北京12月30日电 (记者 孙自法)12月30日在北京举行的全国科技工作会议披露,2012年以来,中国科技事业实现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科技实力跃上新的大台阶,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从1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增加到2.8万亿元,研发投入强度从1.91%提升至2.44%,中国在全球创新指数中的排名从第34位上升到第11位,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走出一条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创新发展新道路。

简景恩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