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译学》在浙江大学创刊首发 注重“以中华为根”

来源: 慧聪网
2024-06-11 09:06:04

  中新网杭州6月8日电 (张斌)6月8日,“第二届中华翻译研究青年学者论坛暨《中华译学》出版发布会”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举行,《中华译学》在会上首发,吸引翻译学界一百余位资深专家与青年学者共聚一堂,庆贺《中华译学》创刊。

  《中华译学》由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浙江大学中华译学馆主办,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每年出版两辑,旨在为翻译学科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一个自由探索的平台。浙江大学原副校长、浙江大学中华译学馆基地主任何莲珍任编委会主任,浙江大学中华译学馆馆长许钧任主编,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冯全功任执行主编。

  浙江大学中华译学馆于2017年12月正式成立,立馆宗旨为“以中华为根,译与学并重,弘扬优秀文化,促进中外交流,拓展精神疆域,驱动思想创新”。《中华译学》的办刊宗旨与中华译学馆的立馆宗旨是一致的,尤其表现在栏目设置与办刊导向上。

  《中华译学》的主要栏目包括:翻译家心声、学者访谈、翻译理论、中国典籍翻译、翻译史、文学翻译、应用翻译、翻译教育、翻译批评、翻译技术、观察与争鸣、研究生论坛等。办刊导向主要体现在“传承性——植根中华文化,展现中国特色”“现实性——服务国家所需,解决现实问题”“人文性——围绕人之本体,探索翻译精神”“创新性——基于现实问题,推动理论创新”“对话性——吸融国外译论,促进双向交流”“多元性——鼓励不同声音,碰撞思想火花”等六方面。

  《中华译学》特别注重“以中华为根”的学术导向,传承中国优秀文化,通过对中国传统理论资源进行挖掘与转换,丰富中国特色译学话语体系。

  比如,第一辑中潘文国的“建设中国特色翻译理论的必由之路——学习‘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朱含汐与许钧的“关于探索中国特色翻译理论的几个问题——许钧教授访谈录”、蔡新乐与胡其维“中国译论要走向何方?——以《中国 翻译话语英译选集(上册)》为例”等,立场鲜明、观点明确,颇具代表

  名声兑现更丰足生活的同时,当然带来成倍的压力和纷扰。话剧《椅子》里“老爷子”因为一把椅子出了名,想利用他做广告骗钱的广告商、胡编乱造赚眼球的记者、四处拉人入伙的宗亲会会长……水蛭一般攀附上来。戏外的张铁林,大约也经历过这些,还得加上“演啥都像皇阿玛”的嘲讽,可这就是成名的代价。

  第一,我们很清楚在大城市房价很高的情况下租售比并不合理,通过租金获得回报的收益率很低,很难实现市场化运作。但是目前采取住房租赁基金的方式,它通过在市场调整的时候,收购一些存量的商业办公资产,可以拿到一个相对合理的价格,合理的价格就有助于提升它后续的资产回报率。

  联合新闻网14日刊登文章称,在当今局势下,中美元首能顺利会晤很不容易,有多重意义。首先,这是拜登自去年1月就任美国总统以来,时隔近两年第一次与习近平当面会晤,此前两人已有五次通话,但面对面的元首外交仍无可取代。无论中美关系多紧绷,双方仍愿意见面,本身就有重要意义。台湾大学政治系教授兼主任张登及认为,这次会晤显示中美双方都有控制局势、避免冲突的意愿。

  马英九办公室也发新闻稿表达哀悼,感谢“团团”来台14年与许多台湾大小朋友相会,带给台湾民众许许多多美好的回忆。称“团团”“圆圆”象征两岸大交流时代,两岸人民情感的真挚交流互动。期盼未来两岸之间能有更多的“团团”,促成两岸融合、人民交流,也期盼蔡英文当局落实推动两岸民间交往,化解两岸对立。

  这是中国人用沉重的历史与牺牲得出的答案,不是龙应台一句轻飘飘的话能够推翻的。她又想用这些轻飘飘的东西挡在两岸之间,也太自不量力了。

  2005.11-2007.11 湖南省发改委副主任、党组成员(其间:2001.09-2006.07 中南大学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学习,获管理学博士学位;2006.10-2007.04 参加湖南省第六期中青年干部赴美学习培训班学习,任培训团团长);

邓静宜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