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发挥水运科创力量 助推交通强国建设

来源: 舜网
2024-06-25 18:25:14

  中新网天津6月24日电 (尹倩芸)水运是我国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运量大、成本低、能耗少、污染轻的比较优势,是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主要通道和关键节点,在交通强国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日,记者走进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下称“天科院”),看其如何加快水运科技创新,助推交通强国建设。

  三峡船闸是长江船舶向上游航行的必经节点,由于上游经济发展加上水运需求释放,自运行以来过闸量便持续快速增长。据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预计,到2035年,三峡船闸通过货物需求将达2.2亿吨以上,急需 建设一个新通道来满足目前水运及经济发展需求。

  未来建成后,三峡水运新通道建设将有效解决枢纽通过能力不足等问题,进一步提升长江黄金水道航运能力。据张明进透露,天科院前期的科研创新成果为工程前期论证提供了创新支撑,能够直接应用到工程建设中,“目前三峡新通道的项目研究进展整体还是非常快的”。

  除了工程应用研究外,天科院还积极推动基础性、前瞻性的科研技术攻关。海底悬浮隧道又称“阿基米德桥”,是继跨海大桥、沉管隧道后又一种未来能够实现深海峡湾通行的交通方式,也是一项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前瞻性技术。

  天科院围绕该项技术组建研究团队进行攻关并取得一系列创新成果,包括明确了悬浮隧道新结构的复杂流固耦合机理,创新性建立悬浮隧道系统稳定控制方法,支撑了悬浮隧道整体方案设计,研究成果被海洋工程协会评价为整体国际领先。

  以海底悬浮隧道为代表的前瞻性、基础性研究距离投入工程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在天科院院长戴明新看来,前沿科技研究能够起到牵引作用,帮助科研院所实现有方向、有目标的攻关。

  当前,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正稳步推进。天科院的6项试点任务也牵引推动其形成了面向国家战略的悬浮隧道关键技术、陌生海域建港关键技术,以及跨流域水运通道等为代表的新型科研供给能力,支撑并服务京津冀协同、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重大战略以及深中通道、平陆运河、三峡新通道、国储基地等行业重大工程建设。

  澎湃新闻记者获悉,1月21日至27日兔年春节长假期间,海航国内日均航班量达618班,同比提升53.14%,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0.7%。7天共运送旅客65.17万人次,同比增长108.21%,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73.3%。1月27日为返程高峰,单日航班量达704班,当日运送旅客11.38万人次,同比增长60.1%,为2019年同期的83.4%。

  作为新型研发机构,科创中心也定下了明确的目标,“我们要发挥优势,吸引一批科学家,聚焦一批创业家,撬动一批投资家,打造高层次人才的‘蓄水池’和‘立交桥’,打通从基础研究、颠覆性技术研发到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全链条,畅通科技创新‘最初一公里’到‘最后一公里’之间的死亡谷,建设创新人才集聚的最优生态社区。”他说。

  其次,世界经济还面临一个现实问题,就是尚难摆脱乌克兰危机。与之关联的通胀、能源、粮食、供应链等问题恐怕也将挥之不去。

  展开地图便会发现,这条既不宽也不长的路,是朝阳区商业规划中一条重要通道。它向南可连通朝外和CBD两大商圈,向北直通亮马河,市民沿滨河步道可至燕莎、蓝港等商圈。各大商圈通过慢行系统进行连通后,大大增强了可逛性。

  【《中国新闻》报 作者 魏寒冰】全国政协2022年度好提案名单1月30日出炉,共评选出60件好提案。提案涉及范围广,针对性强,涵盖深化改革、科技创新、民生保障等社会热点话题。

  此外,为进一步增强养老院防疫力量,嘉兴全市民政系统建立工作专班制,建立“日调度”机制,明确专职联络员做好上传下达,每日调度、统计和上报疫苗接种、人员感染、物资保障和医疗救治等情况。

黄淑君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