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东京通胀数据意外“爆表”,分析师:美元兑日元技术面仍偏向多头

来源: 川观新闻
2024-05-31 10:28:55

  汇通财经APP讯——

  周五(5月31日),美元/日元剧烈震荡,回吐了触及高点157.02的涨幅,落在156.79。日本消费者物价指数(CPI)超过前值,零售贸易超出预期,提振了日本央行加息定价。但鉴于市场对美国PCE发布前的谨慎情绪,多空交战明显。

  日本5月份东京CPI通胀率同比上涨2.2%,高于前值的1.8%。5月份东京CPI通胀率较4月份的1.8%有所反弹,创下26个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东京CPI通胀 趋势高于全国CPI通胀数据,后者通常在东京通胀数据公布三周后发布,可作为日本通胀趋势的预兆。

  彭博社称,这一结果与经济学家的普遍预期相符,主要受可再生能源附加费相关的公用事业成本推动。

  FXEmpire指出,这将会引发人们对日本央行2024年加息的猜测。日本央行对日元贬值对消费者价格的影响的担忧使这些数据更加受重视。日本央行最近警告称,如果日元升值导致通胀加速,日本央行愿意加息。

  但值得关注的是,彭博社提到,日本东京这一结果与经济学家的普遍预期相符,主要受可再生能源附加费相关的公用事业成本推动。

  除了通货膨胀之外,零售额和失业率数据也需要考虑。

  日本4月份零售贸易同比增长2.4%,高于预期的1.9%,并从前期的24个月低点1.1%回升,而前期的增速甚至比初值的1.2%还要低。

  日本大型零售商4月份销售额同比增长3.0%,但低于上个月7.0%的年化值。

  其他统计数据包括工业生产和住房行业相关数据,但是这些数据可能不如通胀、零售额和失业率数据重要。

  鉴于通胀成为焦点,投资者应密切关注日本央行的评论。对数据的反应和对加息的看法可能会影响走势。

  周五晚些时候,至关重要的美国个人收入和支出报告将值得投资者关注。

  经济学家预测,核心个人消费支出(PCE)价格指数4月份同比上涨2.8%,3月份则为上涨2.8%。通胀数据坚挺可能影响投资者对美联储9月降息的预期。

  投资者应该考虑个人收入和支出数据,上升趋势可能会助长需求驱动的通胀,并推行更为鹰派的美联储利率路径。

  经济学家预测,4月份个人收入将增长0.3%,3月份则为增长0.5%。此外,经济学家还预测,个人支出将增长0.3%,3月份则为增长0.8%。

  在关注个人收入和支出报告的同时,FOMC成员的言论也需要考虑。对报告的反应和对美联储利率轨迹的看法可能会影响买家对美元/日元的兴趣。

  短期展望上,美元/日元的近期走势将取决于东京通胀数据和美国个人收入和支出报告,然而,在市场情绪转向日本央行和美联储政策目标的情况下,央行的评论也需要考虑。美国通胀数据高于预期,可能会使货币政策分歧偏向美元。

  美元/日元技术分析

  FXEmpire分析师Bob Mason表示,美元/日元仍稳固维持在50天和200天EMA上方,确认了看涨价格信号。

  美元/日元突破157.5关口,可能支撑其升至160关口。此外,若美元/日元重返160关口,则可能推动多头冲向4月29日高点160.209。

  相反,美元/日元跌破156关口可能会让空头在50日均线附近出击。跌破50日均线可能预示着跌向151.685支撑位。

  14天RSI为57.37,表明美元/日元将回升至4月29日的高点160.209,然后进入超买区域。

责任编辑:郭建

  醉汉犯罪,也应承担刑事责任。但在法院看来,邓某某系激情犯罪。一名柳城法院的工作人员告诉中国新闻周刊,邓某某与邓乙系亲戚关系,事发前,双方并无基础矛盾。法院通报中也提到,两家原本关系较好。

  2023年2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毅在出席慕尼黑安全会议期间,应美方请求,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进行非正式接触。

  新京报:布林肯原计划2月初访华,但因为“气球事件”推迟访华行程。如今,布林肯确认将于6月18日至19日访华。推动布林肯此次访华成行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姜春来介绍,百克生物的带状疱疹减毒活疫苗的技术路线与Zostavax相同,有效率接近,据该疫苗临床试验显示,40~70岁特定人群中,百克生物带状疱疹疫苗保护率为70%,40岁及以上人群保护率接近60%。但在他看来,百克生物带状疱疹疫苗的优势在于,不良反应更轻,一针免疫,价格更低。截至6月10日,百克生物带状疱疹减毒活疫苗已通过了9个省份非免疫规划疫苗采购的公开招标,在当地上市。

  拜登曾经两次出任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主席(2001-2003年和2007-2009年),与布林肯有密切的交集。当时奥巴马也是参议员。这为布林肯日后成为奥巴马、拜登的“两朝红人”奠定了基础。

  法律“大棒”,首要的是惩罚及预防犯罪的作用。刑事案件中,对被告人“心软”,后续的监管、矫正、改造难度显然更大。中国新闻周刊注意到,“禁酒令”还曾被用于酒后驾驶、酒后滋事等类型案件的治理。

薛木凡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