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酒试点”重启,助力中国酒业高质量创新发展

来源: 九派新闻
2024-05-31 12:14:26

  5月30日,由中国酒业协会主办,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承办,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江南大学、四川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四川轻化工大学协办的“澎湃六十载  蓬勃新时代”——纪念“汾酒试点”60周年暨中国酒业高质量创新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

  “2024汾酒试点”启动

  当天正值第八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会议现场以图文展板形式展出了1964年“汾酒试点”启动以来,以汾酒为代表的中国酒业取得的科技成就。成果展以时间为轴,将1964年以来汾酒的历史大事件进行总结梳理,以图文并茂和实物展示的形式进行展出,为参 会代表呈现了中国酒业守正创新发展一甲子的磅礴历程。

  白酒泰斗秦含章先生曾言:汾酒试点的任务,是要做出两瓶好酒。他没讲的是,这项“试点”最终为酒业后人带来的无穷价值。

  业界曾这样评价1964年的“汾酒试点”:在中国酒业历史上、在白酒试点和创新史上,都有着划时代的品质意义、科技创新意义、文化意义,它开启了中国酒业那个时代的“新质生产力”。时至今日,“汾酒试点”的理论与实践影响深远,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和引领价值。

  正如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在大会上所言,1964年的“汾酒试点”是传统经典产业的创新典范,是首次通过科学研究证实中国白酒传统酿造科学性的系统实践,也是中国白酒传承中创新的一次重大实践。

  他强调,新中国成立到今天,白酒产业一直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产、学、研、协等各方从未停止对中国白酒酿造科学的系统探索。自50年代的小规模试点到60年代的大规模白酒试点,为揭示中国白酒的神秘开启了探索之旅,试点大大推动了中国白酒产业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白酒169计划、158计划、3C计划、白酒科技创新战略项目持续推动了中国白酒的技术进步。如今的中国白酒早已突破了落后陈旧的藩篱,那些暗藏在传统酿造技艺背后的科学性,也随着各项白酒科创项目的展开被一一印证。

  在当天地纪念活动中,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江南大学、秦含章先生和熊子书先生的家属分别向大会捐赠了一系列十分珍贵的“汾酒试点”文物资料。

  会上,“2024汾酒试点”项目专家团宣告成立,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和汾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袁清茂,共同向专家团成员颁发了聘书,“2024汾酒试点”项目正式启动。此外,汾酒集团还推出了“汾酒试点”60周年纪念酒。

  是传承更是创新

  白酒专家沈怡方曾说:“新中国白酒产业是靠试点起家的。

  1963年,为进一步提升汾酒品质,汾酒厂向轻工部提出了总结其生产技术经验的要求。第二年,时任轻工部发酵研究所所长地秦含章带头组建“总结提高汾酒生产经验试点工作组”,深入汾酒厂蹲点,汾酒试点工作由此展开。

  从 1964年3月开始至1965年5月结束,为期14个月的“汾酒试点”工作对汾酒生产进行了全面的研究总结,共开展了 200 多个项目的研究,进行了3000多次试验,取得了2万多个试验数据。试点资料包括汾酒酿造工艺学、汾酒酿造用微生物实验法、汾酒品质尝评法、汾酒酿造化学分析、汾酒试点业务理论学习资料等技术资料共计85万字。用当代科学技术将历代的传统操作经验科学化、系统化、完善化。通过总结试点,揭开了汾酒质量之谜,提高了质量和产量,同时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使汾酒的生产技术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更重要的是,这些试点科研成果通过全国性的成果鉴定和技术推广,为整个白酒行业的科技创新树立了标杆,为全行业酿酒科技进步提供了强有力支撑。也正因此,“汾酒试点”成果1978年代表全行业荣获全国科学大会重大成果奖。

  “汾酒试点”再次启动,是传承更是创新。这意味着习酒必将开启新征程,踏上一条以“传统工匠精神、智能科技创新、活态文化发展”为核心要素的高质量创新之路。

  与会嘉宾也在活动中纷纷为中国酒业的高质量创新建言献策。

  宋书玉提出了“产业链创新、企业系统性创新、科技文化交融式创新”三大方向、“传承工匠精神、创新赋能传承、活态文化发展“三大要素的战略主张。

  袁清茂表示,生产技术一体化、极致酿造、标准化和传统的更传统、现代的更现代,是“汾酒试点”给我们带来的四大启示。他强调,更加坚定践行“酿好酒、储老酒、售美酒”生产技术路线,更好实现传统与现代相得益彰,更高标准构建全产业链国际标准体系,更加牢固树立“品质+文化=汾酒”价值理念,将是我们对“汾酒试点”的最好继承和创新。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原副会长、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咨询委员会副主任钱桂敬指出,中国酒业高质量创新,要继承“汾酒试点”的“三大法宝”,即:传统工匠精神、科技创新精神和群众路线。

  原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监事会主席、中国科学技术法学会名誉会长段瑞春认为,中国酒业高质量创新的路径,在于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要以中国式现代化为指导,切实同产业发展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探索从传统生产力到新质生产力,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到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跃升。探索一条中国酒业中国式现代化的集成创新之路。

  原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说,我们弘扬“汾酒试点”精神,就是为了推动我国酒业的高质量创新,助力新时代酿酒业的发展。他建议要善于汲取先贤智慧,积极利用最新科研成果,让中国酒业高质量创新发展行稳致远。

责任编辑:王翔

  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发布的报告认为,未来游戏产业具有以下几方面的趋势:一是强化导向管理和内容建设,推动健康发展会进一步成为首要目标。二是在质与量并齐的前提下,更加注重质的提升,游戏产业生态会进一步走向完善。三是海外业务拓展将成为企业中长期战略增长点,游戏产业会进一步迈向全球化发展。四是“游戏+”模式将实现更为丰富的功能价值,游戏技术的跨界融合效应会进一步增强。五是持续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依托打造内容精品,游戏文化载体的定位会进一步明确。(完)

  需要强调的是,中国主张和中国声音与“达沃斯精神”始终步调一致,并对其形成强大支撑。2017年,习近平主席首次前往达沃斯出席了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开幕式,并发表了题为《共担时代责任 共促全球发展》的主旨演讲,论述了对经济全球化的看法与主张。第二天,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主旨演讲,系统阐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理念。2022年,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向与会各国介绍全球发展倡议,达沃斯论坛大中华区首席代表认为这是“一项正当其时的行动号召”。这些重要理念,切中了国际局势的要害,并提出建设性的解决思路,不仅当时就在国际社会获得热烈反响,在全球合作面临威胁的当下,其价值愈发凸显,展现出更加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

  习近平强调,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始终同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德、团结奋斗,是多党合作的根本政治基础。各民主党派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第一位的政治责任,就是传承政治薪火、深化政治共识,始终保持同心同德、团结奋斗的政治本色。希望大家把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作为深化政治交接的重要内容,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引导广大成员和所联系群众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共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要巩固拓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成果,适时开展新一轮主题教育活动,不断增进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

  他表示,中国优化调整防疫政策将带动工业产出、投资和旅游等服务行业的增长。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开放有助于全球经济增长”。

  带着卫生室新增的仪器设备,张唐象走进一座红砖围起的院落里,一位老人坐在门边等候。他用纸巾悉心将老人的手擦干,将仪器夹在老人的手指上,电子屏上很快便显示出实时数据。“没有问题。”张唐象取走仪器,笑着和老人说道。

  “95后”职工李康在该工区从事桥隧检修作业已经有8年,每天0时到4时的四个小时作业里,他做的工作简单又重复,就是用检查锤不断敲击边墙或者拿着本子对数据进行记录。

谢永宇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