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出现持续强降雨 疾控提醒:勿食生水 警惕水源污染

来源: 秀目传媒
2024-06-25 12:21:50

  中新网杭州6月23日电(张煜欢)据杭州市气象台消息,23日该市出现持续性强降水天气,多地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暴雨橙色预警信号,部分地区阴有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个别地区特大暴雨。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提醒,近日杭州正处于梅汛期,强降雨情况频发,请广大市民加强洪涝灾害期间饮用水卫生及安全的关注。

  当前受梅雨带影响,杭州强降雨范围广、雨量大、雨势强,且与前期降雨落区重叠。疾控部门表示,强降雨期间,需加强防范强降水可能引发的山洪、滑坡、崩塌、城乡积涝等次生灾害。洪涝灾害发生时,暴涨的洪水可能致使生活垃圾、粪便、农药等混入水体,引起饮用水水源污染,给人们带来健康风险。因此洪涝灾害期间饮用水卫生及安全备受关注。

  据了解,洪涝灾害导致的饮用水卫生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致病微生物污染、水质感官性状恶化和有毒有害化学物质污染。

  如洪水冲刷地表或厕所将大量人畜粪便、垃圾、污水等冲入水中,可能造成致病微生物污染,使感染性腹泻、痢疾等水源性和食源性疾病暴发风险增加。此外大量泥沙、植被、漂浮物会被洪水冲入水中,造成水质浑浊,感官性状恶化。

  疾控部门提醒,在此期间,民众应不喝生水,尽量喝烧开的水、瓶装水、净化设备现场制备或送来的桶装水。尤其不能喝来源不明或被污染的水,不用来源不明或被污染的水漱口、洗菜等,不吃淹死、病死的禽畜,严防病从口入。家中的缸、桶、盆等盛水器具也应经常消毒,消毒后用干净的水冲洗后方可使用。

  其次是注意手部清洁,应使用流水和肥皂(或洗手液)洗手,不用手,尤其是脏手揉眼睛,雨水中的不明病原体可能致敏,甚至导致气血斑、皮疹、湿疹等,因此要避免手脚长时间浸泡在水中,浸湿部位要及时用清水清洗干净,预防皮肤溃烂和皮肤病。如出现发热、呕吐、腹泻、皮疹等症状,不能盲目大意,特别是老年人和儿童,一定要及时就医。

  此外应自觉保护生活饮用水水源及其周围环境,在指定地点堆放生活垃圾、倾倒生活污水和粪便,不随意丢弃垃圾,及时清理居室周边的雨水、垃圾。一旦发现饮用水出现异常,要及时报告; 饮水后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完)

  报告指出,五年来,十二届省政协始终坚持围绕中心大局议政建言,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美丽四川建设,积极为治蜀兴川事业发展献计出力,以高质量履职促进高质量发展。

  魏红祥认为,以科学家群像和单位品牌整体出圈的中国科学院物理所在所领导支持下,科普团队始终保持原生动力,他们拥有宽松包容的环境,沉浸创新并享受其中。

  在对疫情期间的医疗表现进行有意义的国际比较时,我们应首先考虑到人口差异,因为中国人口数量远远超过西方重要中心——美国或欧盟。确切地说,中国人口是美国的4.3倍,欧盟的3.2倍。与第三个较小的资本主义中心日本相比,中国人口是日本的11倍多。因此,在不考虑人口差异的情况下,进行简单的数字比较会具误导性——相关比较应以人均为基础,即应考虑到人口差异。

  普通人也许会觉得惊悚,不过,用吞食金属异物的方法来钻法律的空子以达到逃避惩罚的目的,在部分长期从事违法犯罪行为的人群中并不少见。一直以来,相关人员“收押难”的问题也困扰着各地办案民警。

  针对当前的疫情形势,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在采访中表示,“从2022年12月起,全国发热门诊就诊量进入快速上升阶段。到12月下旬和2023年元旦时,急诊量进入高峰期,急诊高峰意味着重症救治的高峰也同步到来。春运之前,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也已经迎来感染高峰。”

  《卫报》总结了英国长新冠患者的情况:“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11月份有210多万人在首次确诊或疑似感染新冠的四周后仍然有新冠症状,这约占了英国总人口的3.3%(相当于中国的4700万人)……尽管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除了自然恢复外,目前还没有治愈的方法,找到治疗的方法需要时间,而只有一小部分长新冠患者得到了‘长新冠’诊所之类的康复支持。”

杨泓欣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