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多元文化魅力 北京科技大学留学生分享在华体验

来源: 红山网
2024-06-04 20:08:30

  中新网北京5月20日电 题:感知多元文化魅力 北京科技大学留学生分享在华体验

  作者 国璇

  19日,北京科技大学举行了以“五洲和鸣筑桥梁 七秩春秋‘留’华章”为主题的第十六届国际文化节,共设立44个文化展区。来自莫桑比克的小伙子罗志超目前就读于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工程专业本科四年级,他和同学一起布置了莫桑比克展区,向过往观众 展示本国的风土人情。

  “我的校园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每次参加学生活动都会结交许多中国朋友,他们看到我这个外国面孔会说中文,经常夸我,让我很开心。”操着一口流利中文的罗志超在展区前表演非洲鼓,他的朋友们伴随着激扬的鼓点翩翩起舞,并不时向周遭的观众科普非洲音乐。“中国和莫桑比克一样,都喜欢鼓这种乐器。在莫桑比克,每当鼓声响起,大家就会团结一致、全心投入。”

  “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莫桑比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罗志超说,从基础设施建设到人文交流,中莫的合作规模不断扩大,为莫桑比克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我希望把在中国所学的知识技术带回莫桑比克,帮助我的国家发展建设。同时以身作则,促进两国人文和贸易往来。”

  波兰留学生天一是北京科技大学的一名汉语预科生。他和朋友们在展区内设置了游戏体验环节,在规定时间内用波兰语读绕口令或回答关于波兰的地理问题,可品尝从波兰进口的饼干,吸引了诸多观众前来互动。“这里生活便捷,中国人也很热情。我希望学好中文,未来能在物流行业当翻译,为促进波兰和中国两国的经贸合作贡献力量。”

  来自蒙古国的留学生安和论与朋友们制作了蒙古国特色的面包,并展示了蒙古国传统服装的手绘图。两年前,她通过申请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到北京科技大学学习法律,这是她第二次参加国际文化节。“国际文化节让我能体验不同国家的文化特色,比如感受到位于热带的半岛国家和内陆国的不同。”安和论说,她打算毕业后回到蒙古国当一名律师,在国际法领域发挥专业特长。

  “我爷爷是中国人,来中国留学是我从小的梦想。”泰国留学生苏芳菲就读于工商管理专业,她关注到,随着中泰两国迈入“免签时代”,赴泰旅游的中国游客大幅增长。她计划毕业后回泰国创业,抓住两国旅游和贸易合作的新机遇。

  当天,现场还举行了快闪表演和北京科技大学来华留学教育70周年音乐会。据悉,始于2008年的北京科技大学国际文化节,为该校国际学生提供了展示中外青年风采的窗口和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平台。北京科技大学自1954年开展来华留学教育以来,迄今已为174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万余名留学生,目前在校来华留学生千余人。(完)

  2021年12月29日,《“十四五”时期健康北京建设规划》发布,根据规划,北京将构建新型传染病防治体系,按照中央疾控体系改革部署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安排,成立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局。

  尤其是,滕建群认为,美国想要强化对菲律宾的军事控制。美国使菲方向美军开放多达四个军事基地,就是为了获取军事支撑,这对美国在南海、台海方向的布局非常重要。

  世卫组织表示,目前30%-50%的癌症可通过避免风险因素等得到预防。此外,如能得到早期诊断和适当治疗,许多癌症治愈的可能性很高。

  虽说“无贷一身轻”可以说是大多数买房人的终极梦想,但正如小夏所顾虑的,业内人士同样提醒,面对扎堆提前还贷的热潮,还是要结合自身情况选择。

  在佛光山,星云大师继续弘扬佛法——从马来西亚到美国,都曾见到他的身影。某种程度上,这也是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或者说让海外包括西方了解中华佛教。

  在加强妇幼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国家卫健委提出加强骨干人才培训培养,鼓励西医妇产科临床医师学习中医,鼓励中医医疗机构具有高级职称的中中医妇科医师多点执业。国家中医药局将深入推进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工程(岐黄工程),在相关人才培养专项中,统筹加强不孕不育相关专业人才培养,到2025年,在每省(区、市)妇幼保健机构建立不少于2个传承工作室,每个工作室培养不少于10名中医药业务骨干。

卞佑芸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