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述评

来源: 青瞳视角
2024-06-19 10:10:55

  新华社北京6月18日电 题: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述评

  开栏的话:

  为深入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即日起,新华社开设“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专栏,充分宣传党中央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决策部署和各部门各地区的行动举措,讲好中华民族故事,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推动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凝聚磅礴力量。

  新华社记者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谋划部署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推动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

  新征程上,各族儿女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大原创性论断,指明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前进方向

  夏日的新疆,风景如画。各族人民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

  2014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片热土,从南疆重镇喀什到首府乌鲁木齐,深入乡村、企业、部队、学校等调研,行程满满。

  同年5月,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在这次重要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随后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坚持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

  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阐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大原创性论断——

  2017年,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2019年,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开创性提出“四个共同”的中华民族历史观;

  2021年,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 体意识上升到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的高度,强调“所有工作要向此聚

  2023年,在内蒙古考察和在新疆听取工作汇报时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

  ……

  从世界屋脊到天山南北,从西南山寨到塞北草原,习近平总书记同各族群众广泛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共话民族地区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日益深入人心。

  在内蒙古赤峰市河南街道马鞍山村,走进四世同堂的“多民族之家”,指出要“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在宁夏,指出“中华民族是多元一体的伟大民族”;在贵州,强调“中华民族是个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在西藏,指出“我们是一个中华民族共同体,要同舟共济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

  202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深刻指出:“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是我们党坚持‘两个结合’、着眼‘两个大局’,深刻总结国内外民族工作经验教训,深刻洞察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趋势,取得的重大理论和实践成果。”

  思想的火炬,照亮民族复兴的新征程。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大原创性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巩固和拓展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指明了党的民族工作的前进方向。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新成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

  党的十八大以来,民族地区日新月异,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翻开新篇章。

  聚焦主线,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跨越——

  5G信号覆盖全乡、特色产业蓬勃发展……走进云南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乡,“一步跨千年”的独龙族群众与全国各族人民一道步入小康。独龙江乡巨变,正是近年来民族地区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一个缩影。

  多措并举不断增强民族地区发展能力,各族群众因地制宜打造特色产业,立足实际闯出增收致富路,幸福生活蒸蒸日上。

  心手相牵,民族团结进步呈现新气象——

  被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称号的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潘火街道,生活着多个民族的居民。近年来街道不断完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系,打造红石榴志愿服务矩阵,各族群众共商共建美好家园的画面跃然呈现。

  从邻里节百家宴,同吃一桌饭、同感民族情,到“村BA”赛事,打造各族群众广泛交往交流交融的新载体,各地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为抓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不断巩固,民族团结之花处处绽放。

  民生为本,各族群众生活迎来新飞跃——

  走上柏油路、喝上自来水、住上安居富民房……新时代对口援疆工作,给新疆各族群众生活带来了更多便利。

  在雪域高原,“电力天路”编织起一张张安全可靠的“光明网”“民生网”;在黑龙江大兴安岭,少数民族发展资金为当地发展乡村旅游注入动能;在内蒙古草原,乌兰牧骑为各族群众送去惠民文艺表演……一项项民心工程、一件件惠民实事,让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植根心田。

  多元一体,中华文化不断焕发新活力——

  北京西长安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吸引八方来客。展厅内,铜鼓、箜篌、马头琴的千年回响,汇聚各民族文化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万千气象。

  从历史走向未来、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多元凝聚为一体,文化认同始终是民族团结的根脉。

  以文结缘、以艺聚友,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更加有形有感有效,中华文化焕发新活力。

  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个民族也不能少。”习近平总书记的铿锵话语,激励全国各族儿女满怀信心,踏上新征程。

  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作为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新征程上,一幅推进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宏伟画卷徐徐铺开。

  做好新征程上的民族工作,必须协同推进各民族实现共同富裕、共建共享中国式现代化——

  仲夏时节,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麻吉村的油嘴湾生态文化景区热闹起来,独具特色的田园风光与乡土文化相结合,吸引游客前来打卡体验。乡村振兴不仅扮靓了村子,更让村民的日子红火起来。

  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一个民族都不能掉队。

  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也是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动力源。

  面向未来,补齐民生短板,增进民生福祉,让各族人民实实在在感受到推进共同富裕在行动、在身边。

  做好新征程上的民族工作,必须着眼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不久前,聚焦“闽宁协作 山海情深”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体验项目亮相位于北京西单商圈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漫步其中,人们可以领略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气度神韵。

  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走进校园,引导青年学生树牢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深入实施红色基因传承工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等,不断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刻理解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强化共同价值、弘扬中华文化,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的精神和文化基础。

  做好新征程上的民族工作,必须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凝聚各民族携手奋进的强大合力——

  中华民族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铸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必将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实现。

  “各民族群众和睦融居、和衷共济、勠力同心,汇聚起了守边卫国的磅礴力量……”2023年举行的第十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授牌活动,生动讲述了广西尖峰岭国防民兵哨所党支部书记陆兰军等“中国守边人”的故事,令人动容。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

  面向未来,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进程,必然是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必然是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过程。

  作为高科技影视产业园的补充,藏马山影视城总占地面积500亩,建有商周城、欧美城及老北京、老上海及老青岛等风格特色的街区建筑群,可承接古装剧、年代剧及欧美剧等影视作品的拍摄,形成“东有灵山湾、西有藏马山”的影视产业发展布局。

  另外,受访的线上店铺客服及口罩厂商的相关负责人均向红星资本局表示,N95口罩有现货,哪怕下单几千只也能很快发货,不用等待。

  法官提醒,广大求美者应当擦亮眼睛,建立以健康审美观为导向的理性消费文化,树立“容貌自信”,摆脱“容貌焦虑”,科学理性消费,切不可盲目跟风,冲动消费。

  时下,C33两江文创产业园招商也迎来突破,项目已引进晗菲艺术高端芭蕾舞培训(旮旯剧场)、尽能体育打造的高端篮球场(雾会球馆)、盛德汽车文化街区、玩剧厂等一系列新潮市场主体。

  我们不难做出两个基本判断:一是美国已成为仇恨现象十分严重的国家,仇恨言论及思维方式的重要策源地;二是在美国,仇恨的主要对象已经从犹太人转向亚裔,与各种版本的“中国威胁论”是火借风势、风助火威的关系。据统计,在2020年3月到2022年3月期间,美国各地共发生近1.2万宗针对亚裔的暴力事件,2022年针对亚裔的仇恨犯罪上升了177%。这些数据触目惊心。

  彭澎也认为,虽然沿海发达地区的工资水平高一些,但还有一个远离家乡的成本问题。在自己家乡附近就业,可以经常回家,可以照料老人和小孩,这些很难体现在成本里面。对经济诉求不是很强烈的人,可能宁愿工资低一些,但也愿意留在老家附近。因此沿海地区要吸引工人,就要加大力度。

赖政宏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