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产权+”模式 推进金融资本下乡

来源: 未来网
2024-06-16 11:09:32

  今年以来,榆中县在扎实开展宅基地农房一体不动产登记、林地经营权不动产登记、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登记的基础上,依据法律和相关文件,积极探索开展“产权+”新模式,即“农村产权+质抵押,农村产权+担保”等业务。通过打通农村土地流转市场流通堵点,进一步释放农村土地价值。

  今年3月,榆中农合银行通过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成功为客户兰州锦达绿色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发放了1000万元的农村产权抵押贷款。该笔贷款的成功落地是榆中县农村产权交易在盘活农村存量资源的积极尝试,也是榆中农合银行在金融助力乡村振兴上实现的 创新突破。

  “今年,我们到榆中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办理了集体经营性资产流转交易,然后将交易鉴证书通过抵押向银行贷款1000万元。这些钱大概半个月就到账了,我们主要用于蔬菜育苗、蔬菜种植、包装材料购置等方面,确实帮我们解决了很多实际困难。”兰州锦达绿色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蒋玉峰说。

  据了解,该公司是一家集蔬菜种植、育苗、加工、贮藏、销售于一身的现代农业企业。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注重发挥龙头企业示范带头作用,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创新基地生产、贮藏加工、物流配送、农超对接、电商销售、流通追溯的产业链,带动当地种植户1200余户,带动蔬菜种植面积达30000多亩。

  为解决企业发展资金难题,榆中县依托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加强政策联动,与银行紧密协作,量身定制农村产权交易信贷产品。通过出具交易鉴证书,为其量身定制授信方案,有效满足企业融资需求,成功发放榆中首笔农村产权流转交易鉴证抵押贷款,将农村产权转化为“真金白银”,为企业提供了坚强的金融支撑,为后续发展打下了更坚实的基础,也为农业产业发展导入金融活水。

  一张交易鉴证书,通过农村产权交易平台推荐各金融机构进行抵押登记,便可从银行渠道获得融资输血,从而解决农业大户资金周转困难问题,缓解了企业商业贷款难的压力。促进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推动了金融资本进农业、进农村,为进一步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要素支撑。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杨贵智 特约记者 张永琰

上一篇

责任编辑:尉旖涵

  除此之外,赵莉还先后前往美国、日本、韩国、俄罗斯、法国等,到这些国家的博物馆和美术馆做调查研究。“截至目前,我们调查流失海外的克孜尔石窟壁画有486块,找到原位并复原了400多块,现在还有50多块残片找不到原位,当然,有些壁画可能永远也找不到它的位置了。”赵莉说,这些遗失海外的壁画分散在世界8个国家的20多家博物馆和美术馆。

  “创新转型关键期,是政府部门一直在为我们护航。”任志勇说,近年来,天津市工信局不仅协助企业对接本地客户,还帮助企业将生产所需的关键零部件实现了本地化配套,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产品生产打下了基础。

  中国冰雪大篷车由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中国滑雪协会、中国滑冰协会、中国花样滑冰协会主办,官方合作伙伴中国银行。已经相继在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杭州、成都、武汉等30余个城市把旱地冰壶、桌上冰球、越野滑雪训练机等陆地化的冰雪体验活动,以及冰雪运动知识和文化送进社区、进校园、进家庭,为大众就近、就便参与和体验冰雪运动提供便利。

  国家邮政局表示,2023年将继续推进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加强县级寄递公共配送中心和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建设,推广交邮合作、邮快合作等共同配送模式,深化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开展农村电商快递协同示范创建。

黄龙戏是以东北皮影戏中“此地影”

  ChatGPT将“搜索框式”搜索转变为“对话式”搜索

陈家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