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西宁去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4.8%

来源: 百度新闻搜索
2024-06-06 22:51:53

  中新网西宁2月1日电(祁增蓓)“2023年,西宁市清洁取暖改造20万户,城区清洁取暖率98.2%,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46天、优良率94.8%,‘西宁蓝’让我们引以为豪,随手一拍就是一幅美丽的风景画。”青海省西宁市人民政府市长石建平1日在西宁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表示。

  青海省省会西宁是青藏高原规模最大的城市,常住人口达248万人,是“三江之源”和“中华水 塔”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的服务基地和大后方,同时也是全国首个入选“无废城市”试点的省会城市。

  当日,石建平在作西宁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时介绍,2023年,西宁市全面完成前两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实施河湟地区生态保护修复与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南北山四期绿化等重点生态项目,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61平方公里,完成国土绿化28.7万亩,森林覆盖率37.4%,草原综合植被盖度62.3%。

  同时,西宁市启动了第七污水处理厂、北川生活污水处理厂项目建设,三污扩能、六污提质建成投运,市区生活污水日处理能力提升至近60万吨;积极融入碳交易市场,探索搭建“碳积分”平台,减排二氧化碳23万吨。

  “过去一年,我们统筹把握‘系统性、整体性’的工作原则,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生态底色更加厚重。”石建平介绍,2023年,西宁市成功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率先在青海省试点绿电溯源认证机制,全国最大装配式污水处理厂——湟乐污水处理厂建成通水,湟水河出境断面水质稳定保持在Ⅲ类及以上。

  石建平表示,2024年,西宁市将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积极创建国家植物园。强化林(草)长制功能作用,编制自然保护地专项规划,保持好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原真性;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常态化“清四乱”,持续改善水生态水环境,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

  此外,西宁市将开展空气质量达标与碳排放达峰试点,推进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和总量“双控”,提升重要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实施工业、能源等六大领域碳达峰行动,推动绿色制造、技术创新、集成应用,严控“两高一低”项目准入,创建一批绿色工厂和绿色产品,争取让城镇绿色建筑占比达到98%。(完)

  这个练习可以缓解由久坐造成的上身僵硬。扭转动作配合呼吸,可以促进肋骨和胸椎的活动,并伸展胸部、腰部和下背部。

  <strong>5地旅游收入超2019年同期</strong>

  此外,春节期间,青田共发放文旅消费券200万元,其中青田景区门票消费券78万元、青田旅游购物消费券36万元、青田县医务人员专属旅游消费券36万元、青田上规上限企业住宿消费券50万元,进一步刺激了文旅市场,激发了消费潜能。

  在食品经营许可领域,由省、市级监管部门统一组织评审的做法,上海并非首创。但上海市市场监管局依托“一网通办”平台,技术赋能服务,提升总部评审、许可审批、证件核发等在线服务的智能化水平。对于通过评审的企业总部,审批系统会将企业基本情况、门店经营模式、标准布局流程等信息进行储存并在后续办理门店许可证时予以复用,实现审批环节的缩减,最大程度减少人工干预。在保留原审批流程的基础上,市场监管部门为通过评审的企业开辟便利化审批的“绿色通道”,克服了前期评审与后期许可之间可能存在的脱节问题,用数字化手段,提升政务服务效率,提升市场主体满意度。

  对于美方的种种动作,中方已多次表示,中美关系不应该是你输我赢、你兴我衰的零和博弈,宽广的地球足够容下中国和美国各自发展、共同繁荣。

  此外,FOF和债券型基金同样在2022年四季度呈亏损状态,分别亏损11.73亿元、256.43亿元。值得一提的是,债券型基金在2022年三季度业绩为正,该季度共盈利407.48亿元。

孙念祖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