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脉华章|一心一“艺”新青年

来源: 钱江晚报
2024-06-04 09:21:27

  从青涩到老练,从懵懂到坚定。一方天地、一双巧手、一副嗓音,将中华文化,藏于日常。

  如今,年轻人正继承祖辈的智慧,用自己的方式“打开”传统文化。

  在他们手中,织锦、面塑、剪纸等“老物件儿”摇身一变,成为大众喜爱的“潮玩”;在他们的视频、直播中,传统文化正通过网络频频出圈……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传承使命,这届青年守“艺”人能有多赞?

  3000颗坚果壳做黄金盔甲,68个易拉罐仿制苗族全套头饰,耗时两个月用花丝镶嵌仿制霸王别姬虞姬如意冠,所有常人想不到的创意、不敢想的创作,在手工匠人雁鸿手里全都成了真。

  从2018年9月发布第一个视频制作绒花,到用易拉罐还原《甄嬛传》里华妃头饰,一个全凭热爱的文化爱好者,走上了传承、创新传统文化的道路。

  与“野生派”雁鸿不同,郎佳子彧出身于面人世家,然而这位年轻传承人却寻找偏要寻找“野生感”。

  在他手里,“面人郎”可以是传统题材《山海经》,可以是体育大咖《科比名人堂》,可以是卡通形象《玲娜贝儿》,可以是动漫形象《雄狮少年》,他还让“面人郎”跨界联名运动品牌,吸引了大量年轻人的注意。

  穿在BJD(球形关节玩偶)身上的苏绣服饰、进入游戏世界的苏绣团扇、“绣”在耳机上的苏绣图案……非遗苏绣传承人张雪,打破“次元壁”,让传统文化成为时尚宠儿。

  “把传统的苏绣融入现代的生活,从而形成一种比较好的传承和发展,这是我们的愿景。”张雪骄傲地说。

  古老的中华文脉源远流长,诗歌、小说、戏剧、舞蹈、音乐、绘画、书法、戏曲、电影,文化文艺如百花齐放。古老的技艺与文化,给了年轻人自信的底气,更给了他们发展的空间。

  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在加入传统文化传承、传播的队伍。他们尊重传统拥抱创新,中华文化在 他们手中得以传承,更焕发新的活力。

  5月30日,文化和旅游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公布,目前在1557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中,有超99%的项目拥有了持续在运营的新媒体账号和内容。据平台数据分析显示,现在非遗短视频创作者年龄以“80后”“90后”为主,而非遗内容观众和非遗产品消费者则以“90后”“00后”居多。

  一心一“艺”,亦是一心一意,广大青年传承人,传承的是文化艺术,展现的是发展创新,他们以年轻态的表达,诉说新时代文化传承新篇章。

  来吧!同做一心一“艺”新青年传承人,同心、同力、同行,共同传承与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出品 现代快报/现代+ 中共常州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监制 郑春平 姜玉涛

  策划 孙兰兰陆炜

  统筹 周晓翔 陈渊李梦雅

  记者 宋经纬 王子扬

  设计 李丹

  2017年10月3日,“天鲸号”进行了一场宣誓,全船26个人齐聚甲板,在时任船长于水健引领下举起右拳宣誓。这天,“天鲸号”接到调令,立即准备启程奔赴非洲加纳,投身“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港口建设。于水健了解当地条件,眼前这25个小伙子,他最放心不下。“非洲不比国内,当地气候环境、医疗水平、饮食补给都是考验,再加上疟疾和伤寒病频发。”小伙子们还有一大批没成家,船这一走却不知几年才能回来。

  何荣强说,过去卖花炮是“红布一挂,浏阳烟花”,缺少消费体验,而“新零售”门店的设计和布局让人眼前一亮,很多人说“没想到卖花炮的店子也能做得这么漂亮”。

  助力全球旅游业复苏

  <strong>旺吉电站扩建项目建设者 李志文:</strong>在这边挺好的,你们也别太惦记、挂念,我也马上就回家了。(央视新闻客户端)

  “今年太火爆了!”浏阳一家中型花炮企业负责人感叹说,农历腊月廿五已经卖断货,库存全部清空,花炮出厂价上涨了两倍多,这是之前没有预料到的行情。

  在西南边陲,中缅国际通道也在加紧建设。大理至瑞丽铁路重点控制性工程高黎贡山隧道施工进入第9个年头。这是我国第一条横穿横断山脉的铁路隧道,穿越19条断裂带。

白淑芬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