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有554家法院实现知识产权案件“三合一”管辖和审理

来源: 潇湘晨报
2024-05-30 13:50:37

  中新网北京5月28日电 (记者 孙自法)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三庭副庭长丁广宇5月28日在北京透露,截至2023年底,全国已有25家高级法院、242家中级法院和287家基层法院实现了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刑事案件“三合一”的集中管辖和统一审理。

  国家知识产权局当天在北京举行解读《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工程实施方案》新闻发 布会,丁广宇回答媒体相关提问时透露了上述信息。

  他说,深入推进知识产权民事、刑事、行政案件“三合一”审判机制改革,是人民法院落实“研究制定符合知识产权案件规律的诉讼规范”重要改革举措。

  强化顶层设计上,在《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提出深入推进“三合一”审判机制改革任务后,最高人民法院第一时间制发《关于第一审知识产权民事、行政案件管辖的若干规定》及配套通知,健全了具有知识产权民事、行政案件管辖权的基层法院布局,全国具有知识产权民事案件管辖权的基层法院达558家,确保每个中级法院辖区内至少有1家基层人民法院可以对第一审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和刑事案件集中管辖、统一审理,建立夯实了“三合一”审判机制改革在管辖权上的基础。

  强化部门协同上,人民法院联合检察机关和公安机关不断推动“三合一”审判机制改革落地见效。

  强化效果导向上,通过“三合一”改革,知识产权审判质效不断提升。比如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等地区的知识产权民事案件上诉率在5%至6%之间、再审申请率在0.4%至0.7%之间,远低于全国知识产权案件平均数值,也低于这些省份其他民事案件的上诉率和再审申请率。

  丁广宇称,实践证明,知识产权案件“三合一”机制改革在统一司法标准、提高案件质效、优化司法资源配置、提高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整体效能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取得很好成效。

  不过,调研发现“三合一”审判机制改革还存在知识产权刑事案件移送程序等需要进一步健全的问题。下一步,最高人民法院将会同检察机关、公安机关共同研究,统筹发挥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刑事审判职能,促进民事赔偿、行政履职、刑事追诉依法协同,以更加完善的知识产权审判机制保障知识产权审判高质量发展,服务知识产权强国建设。

  谈及知识产权领域惩罚性赔偿制度的议题,丁广宇指出,人民法院贯彻民法典关于惩罚性赔偿的立法精神,及时出台有关惩罚性赔偿的司法解释,指导各级人民法院依法适用惩罚性赔偿,严厉打击侵权行为,严格保护知识产权,支撑和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

  他提供一组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法院适用惩罚性赔偿案件319件,同比增长117%,判赔金额达到11.6亿元,同比增长3.5倍,显著提高侵权代价和违法成本,支撑和服务高质量发展。

  在适用惩罚性赔偿的技术类案件中,平均判赔额达到每件约1241万元,体现了对重点领域、新兴产业和关键核心技术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

  丁广宇表示,最高人民法院下一步将树立“如我在诉”理念,加大惩罚性赔偿的适用力度,对恶意侵权、情节严重侵权行为重拳出击,严格保护知识产权,大力遏制侵权行为,激发市场主体创新创造活力,以高质量知识产权审判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完)

  整体而言,配售股份(又称“供股”)是港股公司再融资最主流的方式之一。

  一是《总统记录法》。

  “现在想想还很后怕。”参与北京展览馆后湖“野冰场”救人的一名大学生描述当天情景时说。

  中国天气网讯 昨天(1月16日),我国大部以升温为主,预计未来三至四天,回暖过程还将持续,长江中下游等地累积升温可达10℃左右。降水方面,未来三天,我国大部雨雪较少,降水主要出现在西南地区一带,西藏东南部等局地有大到暴雪,需注意防范。

  留学生、中资企业、侨胞代表纷纷表示,非常高兴能参加此次活动,在春节前收到使馆的暖心慰问,切实感受到党和国家的关心关爱,将信心百倍继续为中马两国的友谊大厦添砖加瓦。

  2022年12月份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近日,各部门和地方纷纷推出促进消费增长的举措。例如,工信部提出,落实扩大汽车、绿色智能家电消费以及绿色建材、新能源汽车下乡等促消费政策措施;四川将拿出近2亿元省级补助资金,聚焦汽车、家电、家装、零售、餐饮等重点领域开展发放消费券、购置补贴以及各类促消费活动。

李尧佳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