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华裔青少年拜谒云南建水文庙

来源: 环京津网
2024-06-23 02:20:03

  中新社云南红河6月22日电 (记者 缪超)“孔子是中国重要的历史人物,在全球范围内有巨大影响力,我们今天祭拜孔子,致敬万世师表。”22岁的美国华府青年义工俱乐部创始会长林吕22日如是说。

  当天,来自美国华府青年义工俱乐部的华裔青少年及其家长们拜谒云南建水文庙,祭拜先圣孔子。

  文庙,是中国古代祭祀孔子和进行儒学教育的场所,是礼制庙宇与官方学校合二为一的建筑规式。建水文庙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始建于公元1285年,至今已有700多年历史,经过历代50多次增修扩建,占地面积达7.6万平方米。其现存规模、建筑水平和保存完好程度,在中国大型文庙中名列前茅。

  建水文庙掩映在一片翠绿之间,有脱离尘世的感觉。华裔青少年们从“太和元气”坊步入,迎面为20余亩的泮池,池内碧波荡漾,四周柳丝轻拂,池中建有思乐亭,左、右有“礼门”和“义路”。“洙泗渊源”坊不仅追叙着儒家文化的源头,坊柱上龙、麟、狮、象等石雕更是栩栩如生。

  华裔青少年们一边欣赏中国建筑之美,一边聆听孔子及儒家的故事,感受中国古代学者的求学之志和治学之道,加深了对儒家文化和中华传统礼仪的理解。

  林吕 说,忠、孝、仁、义、礼、智、信等儒家思想,在很多华侨华人心中都留下了深刻烙印。“例如‘孝’,就让我们知道要关心照顾家中长辈。”

  每逢节假日,建水文庙都会举办开笔礼、成童礼、成人礼、古婚礼、诵读经典等寓教于乐活动,将儒家思想融入其中。

  当天正值周末,各地前来参加开笔礼的儿童,在家长陪伴下,身着传统汉服,依次进行击鼓明志、正衣冠、点心灯、启蒙开笔等仪式,寄予美好祝愿。

  在旁观摩的7岁华裔少年薛思慧很想加入其中。其母刘颖告诉记者,薛思慧在美国利用晚上的时间学习中文,相信这次参观体验,能更加激发她学习中文和中华文化的热情。

  “斯文在兹,内外肃静,列位肃立……”拜谒最后,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华裔青少年及其家长们面朝孔子像拜了三拜,致敬万世师表。(完)

  永康的务工人员多来自云南、贵州等地。“如果没有云南贵州的劳务输出,(永康)很多厂可以关掉了。”袁永华说。近年来随着云贵等地区扶贫工作的进展,贫困人口减少,愿意跨省打工的人也少了。以云南为例,永康市人力资源中心的工作人员透露,云南镇雄是永康的主要人口来源地,高峰期时,仅镇雄前往永康务工的人群就接近20万人。

  据中国网,2月23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巩固疫情防控重大成果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表示,大流行这个概念是反映一个疾病流行强度的指标,从公共卫生的角度看,一个疾病疫情的流行强度可以分成四个类别,一类是散发,也就是说这个疾病、这个疫情在人群当中处于散发的状态,也就是常态化的状态健康。第二个是暴发,在局部的地区或者是单位,或者在某些特定的人群,短时间内出现大量的病例,我们叫暴发。还有一个强度指标是流行,也就是这个疫情的播散范围很广泛,实现了跨市、跨省的播散。最强的强度是大流行,出现了跨国、跨洲的传播。2020年3月,世界卫生组织宣布这种疫情态势的是大流行。同时,2021年1月底宣布这种疾病的疫情已经构成了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迄今仍然是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从全球的角度来看大流行的状态还存在,疾病的危害也是依然存在着。但是我们国家可以说整个的新冠病毒疫情防控,我们取得了重大的决定性胜利,也是作为一个人口大国,成功走出大流行,我们创造了一个典范。

  “日语‘卡哇伊’这个词在世界上广为人知,日本人对‘可爱文化’的喜爱之情非常强烈。”砂帆子说,大熊猫圆圆的,喜怒哀乐一目了然,一举一动可爱炸裂,深深激发了人们心中对可爱事物的向往。“追星”大熊猫超过30年,香香让她“沉迷到了极点”。

  中国五金人力资源产业园位于浙江省永康市东部,附近有当地最大的人才市场。从正月初八到正月二十六,这里的春季“开门红”招聘会人头攒动。不过,熟悉当地人才市场的人很清楚,这已与数年前大相径庭。

  顺应国际市场需求,中国船舶建造也逐渐大型化。此前,江南造船厂建造的“世沪”号和“世谊”号主要行驶在北美五大湖区域,船型小众,并非国际干线运输船,因此短期内未给江南带来更多国际订单。

  支持全球常规武器军控进程。支持在尊重非洲国家意愿的前提下开展中国、非洲、欧洲轻小武器管控合作,支持落实“消弭非洲枪声”倡议。积极开展人道主义扫雷国际合作及援助,为雷患国家提供更多力所能及的帮助。

曾阳谕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