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国际农产品展览会开幕 中外各界“牵手”共议农业合作

来源: 中国汽车报
2024-06-04 02:50:29

  中新网陕西渭南11月8日电 (杨英琦)黄河流域国际农产品展览会8日于陕西渭南开幕。首届展会旨在搭建黄河流域特色产业和产品的国际贸易平台,推动黄河流域、全国乃至全球各界人士深度参与黄河流域经济带建设,深化黄河流域九省(区)间及中外间的农业合作与交流。

  黄河流域是世界农业的重要起源地之一,沿黄九省(区)则是中国重要的农畜产品主产区。渭南市不仅是陕西的农业大市,也是该省乃至全国重要 的农业产区和生产基地。

  青海冬虫夏草、宁夏枸杞、山西高粱、河南小麦、甘肃百合、陕西白水苹果……活动期间,黄河流域九省(区)数百种特色农产品与手工艺品的现场展销,使此次展会成为向世界展示黄河流域农产品丰富性与独特性的“窗口”。

  为发挥地域优势,本次活动共邀请了沿黄九省(区)34个地市及世界19个国家的30余家参展商、20余家采购商参展,80余位来自中亚国家的外宾、商贸代表团到会参与考察和交流。

  “这次活动对于我们两国民众来说都是很好的平台,我们希望更多中国人了解、尝试并爱上俄罗斯产品,成为我们的长期顾客。”俄罗斯参展商白桐对此次展会充满期待,“我也对中国丰富多样的农产品很感兴趣,希望这次能有机会买到调料、食用油、种子等特色产品。”

  在西安从事国际贸易的波兰女孩安娜主动报名观展,她对于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如何共存”充满兴趣,“我在这里发现了很多地域特色产品,像水果、手工艺品等,也希望从中发现更多商机。”(完)

  边抓生产边招人

  竹笋之外,竹林成为赤水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在广泛发展林下养鸡、林下竹荪等林下经济的同时,逐渐形成的竹—竹浆—原纸—纸品、竹—竹渣—竹纤维板等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将竹子“吃干榨净”。

  国家统计局近期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3730.6亿斤,比上年增加73.6亿斤,增长0.5%,粮食产量连续8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一系列数据提振民心。与会专家表示,保证我国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夯实国家粮食安全的根基,仍然面临着不小挑战。

  不光是餐饮业再现曾经的火热场景,其他消费场所同样有所复苏。美团发布的元旦假期消费数据显示,长沙生活服务业正加速回归,日均消费规模同比2019年增长79%,消费规模位居全省第一、全国第13。其中,随着KTV+火锅、KTV+全息投影等新体验不断丰富,美团平台上长沙的KTV订单量相比节前上涨230%;足疗、洗浴等“养生暖消费”也迎来假期回暖,相关订单量环比翻了一倍以上。

  补充维生素C,别只知道柠檬这一种了!

  根据国家卫健委2022年12月27日公布的数据,截至12月25日,全国重症医学床位总数是18.1万张,即12.8张/10万人。“目前来看,全国总体床位资源和设备资源,能够满足重症患者救治需求。”焦雅辉当天表示,“目前正在经历重症救治高峰的省份,重症床位的资源已经接近临界值,需要进一步扩充重症床位的资源,或者是加快重症床位的周转。”

汤筠霞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