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小山村如何实现“空壳村”变“实心村”?

来源: 东方财富网
2024-06-24 01:29:59

  中新网重庆6月22日电 题:重庆小山村如何实现“空壳村”变“实心村”?

  作者 梁钦卿 钟建 周术军

  清晨,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鹿鸣乡龙田村葡萄采摘园,成排的葡萄架整齐排列,茂密的葡萄叶下挂满一串串饱满多汁的葡萄。村民们穿梭其中,精心呵护着每一株葡萄藤,相互交流葡萄日常管护技巧。

  曾经的龙田村,没有像样的支柱产业,是典型的集体经济“空壳村”。自2019年以来,龙田村集体经济收入从0元发展到100万元。短短5年时间,龙田村靠什么实现村集体经济的突破发展?记者近日走进龙田村,解码“空壳村”变“实心村”背后的故事。

  找准集体经济火车头

  走进龙田村,宽阔蜿蜒的乡间公路、错落有致的农家小院、干净整洁的人居环境,令人十分惬意。然而,时间倒回几年前,这里却是另一番景象。

  曾经,贫穷落后是龙田村的代名词。这里地理位置偏远、自然资源匮乏、经济基础薄弱,村民们主要依靠传统的玉米、洋芋、红薯维持生计,收入微薄且增长缓慢。村民冉进联感慨道:“那时,村里可谓一穷二白,大家都为生活发愁。”

  一个“无集体收入、无产业支撑、无人气活力”的“三无村”,如何壮大集体经济?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龙田村党支部书记冉光华说,2019年,龙田村党支部牵头成立了村集体经济公司,次年又组建了村集体经济联合社。通过“三变”改革,主动盘活集体资产,鼓励村民土地流转,进行规模化、机械化、科学化种植,并付给村民土地租金。这一举措不仅盘活了土地资源,还为村民们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

  探索特色产业新路子

  随着村集体经济联合社的成立,龙田村开始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我们组织有意愿发展特色产业的村民先后到四川、浙江等地深入考察 ,让村民们开阔眼界。”冉光华说,早在2019年,村里仔细研究优势和特色,决定利用撂荒地来发展现代

  经过精心培育,2022年葡萄采摘园迎来采收期,产量高、品质优的葡萄迅速打开了市场,吸引周边众多游客前来采摘游玩。在葡萄采摘园务工的村民曾轩说:“以前我们都是去外地打工,现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还能照顾家里老小,真是太好了。”

  龙田村的发展并未满足于此。由于村里有着丰富的花蜜资源,非常适合中蜂养殖。村里还组织村民学习中蜂养殖技术,成立中蜂养殖合作社,统一管理、统一销售。优质的蜂蜜产品受到市场青睐,成为龙田村又一特色产业。

  今年,村里又将目标瞄准红薯种植项目。冉光华说,村里通过开发600余亩撂荒地,种植经济效益颇高的生鲜薯和高淀粉红薯。截至目前,600余亩红薯苗已全部种植完毕。

  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

  2023年12月,龙田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举行首次集体经济收益分红大会,为全村1817位村民现场发放现金分红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股权证。这是龙田村首次发放现金分红。

  “集体经济收入由全体村民共同创造,发展成果也理应由全体村民共享。”在冉光华看来,这些年来,龙田村大力发展集体经济,主导产业快速发展,村民的住房、出行、教育、养老、医疗等全方位改善,获得感显著提升。“我们的目的,就是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

  冉光华说,今年村集体经济收入有望突破100万元。龙田村将进一步扩大特色产业规模,积极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让村民们能够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突破100万元大关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完)

  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向中国新闻周刊介绍,根据规定,对于宣告缓刑的罪犯,人民法院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新京报:布林肯原计划2月初访华,但因为“气球事件”推迟访华行程。如今,布林肯确认将于6月18日至19日访华。推动布林肯此次访华成行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除了选择停产之外,还有不少大排量车型为了适应新规,选择了“脱胎换骨”。路虎卫士、奥迪A8L、奔驰S级等多款车型均推出了2.0T版本或者搭载48V轻混技术。丰田、大众、通用、福特、BBA等此前拥有大排量神车的品牌,目前的主力发动机都是2.0T以下,多缸大排量正在成为历史,1.5T、三缸、轻混、插混正在不断渗透。

  “当前许多对研学旅行乱象的认识,存在流于表面不够深入的情况。”2019年在北京举办的“研学旅行现状、挑战与未来”研讨会上,人民文旅智库理事长、首席研究员吴若山曾举例说,大家比较容易发现研学旅行中导游词不准的乱象,却不能发现背后缺少规范与质量监管的本质,比较容易指责旅行社出现的问题,却不能发现教育培训机构缺少保险等短板。 

  <em data-scene="strong">记者:</em> 据报道,加拿大国防部长近日宣布,加海军将每年在印太地区部署的军舰提升至3艘,同时称中国为“越来越无视国际规则的全球破坏性大国”。请问发言人有何评论?

  庄德水也告诉《中国新闻周刊》,长期以来,名校毕业生“孔雀东南飞”现象比较明显。偏远落后的地方主动出击,去名校“挖人才”,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治理的优化。对国家来说,让这些优秀的人才到偏远一点的基层锻炼,有利于更全面地考察和培养干部。

皇甫芳仪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