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公河国家留学生:博物馆是了解中国文化历史的重要途径

来源: 金台资讯
2024-06-20 00:57:06

  近年来,贵州与湄公河国家交流合作密切,在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下多次举办“澜湄周”活动。为进一步促进双方的体育人文交流,贵州省外事办公室组织开展2024年“澜湄周”活动,邀请来自湄公河国家的33名在黔留学生16日参加2024贵阳马拉松赛,组织留学生赴贵州省博物馆参观“人文山水时光峰峦——多彩贵州历史文化展”,进一步了解贵州山水人文历史。

  在贵州省博物馆内,留学生们戴着耳机仔细听讲解员讲解,不时用手机记录。

  贵州师范大学缅甸籍留学生金菲菲告诉中新社记者:“我的家乡靠近云南,学习中文对我的生活、工作都会比较方便。在中文的学习中,就需要了解 中国的文化,参观博物馆可以快速了解到更多知识,这是我学习所需要的。

  近年来,中国影视剧不断“出海”,从古装剧发展到多元题材,吸引越来越多的外国观众,掀起追剧热潮。贵州大学柬埔寨籍留学生陈惠琳就是其中一人。

  “我看了中国古装电视剧,喜欢上了中文,剧中涉及的历史故事我想去了解,所以我15岁就在中文学校开始学习中文,至今是第7年了。”

  在此次参观中,陈惠琳最感兴趣的是博物馆里不同时代的首饰。“中国不同时代的首饰都非常好看,我想要了解关于这些首饰的故事,尽管学习中文很难,但我还是要继续坚持学习下去。”

  陈惠琳去过云南、广东、陕西、重庆等地,在中国学习的时间里,她还计划到更多的地方去走走看看,最想去的是北京故宫。“我想亲眼去看看在电视剧里出现的故宫场景。”

  在贵州学习期间,留学生们对中国的山水、人文、历史印象深刻,纷纷表示要将自己的感受分享给更多的人。

  贵州财经大学越南籍留学生武氏青水说:“中国历史很长,中国的文物保护很好,在博物馆可以学习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可以看到文物上留存的图案。我对中国的历史文化很感兴趣,博物馆是我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途径。”

  “现在每天的营业额在2000元左右,夏天生意好时,营业额最高能达到2万元。”园丁种植养殖农家乐经营者乃比江·阿伍拉今年25岁,是四十七团三连职工,在疆外读完大学后曾在三亚一家酒店工作,学到许多酒店管理和餐饮行业知识,这也让他萌生出回家创业的想法。

  3.未满12周岁不能骑车上路,未满16周岁不能骑电动车上路,不在马路中间骑车。

  新华社伦敦2月6日电<strong>(国际观察)英国罢工潮折射社会不公</strong>

  他们通过比较统一结构(在所有种植园中采取同样尺寸和坡度的休耕)和多样结构(各个种植园采用不同大小和坡度的配置)发现,虽然所有休耕结构都能支持改善生态,但对本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益处最大的方式,是在种植园里采用多样结构的休耕(集中在河流和溪水沿岸),其中效率最高的是85%的土地耕作,15%的土地多样化休耕。与统一结构方法相比,这些可变结构可带来多达两倍的积极生态效果,而无需限制耕地区域。

<strong>  九、贵州省江口县人民检察院诉陈某平生态破坏民事公益诉讼案</strong>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太原2月7日电 (高瑞峰)2月7日,记者从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获悉,为发挥典型违法案件的指导、警示、教育作用,该厅公布2023年第一批城市管理领域典型违法案件。

李文蓁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