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媒体称欧方担心中欧贸易摩擦升级或引发“贸易战” 商务部回应

来源: 观察网
2024-06-22 08:51:39

  问:近期有媒体报道称,中方宣布对欧盟产猪肉等发起反倾销调查,是对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初裁披露的反制,欧方各界担心贸易摩擦升级,或引发“贸易战”。请问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

  答:中方注意到有关报道。我想强调的是,对于中欧当前出现的贸易摩擦局面,中方是不愿看到的。中方始终秉持双方领导人共识精神,在双边会见、世贸组织第13届部长级会议(MC13)等多双边场合,通过会见、会谈、通话、信函等各种方式,不断向欧盟机构及成员国阐明中方立场,展示开放合作态度,明确要求通过对话协商妥善解决问题。中方始终遵循世贸组织规则,审慎克制使用贸易救济措施。

  令人遗憾的是,欧方不断挑起贸易争端。仅2024年以来,欧方就密集出台了31项对华贸易投资限制措施,其中贸易救济措施25项,还对华发起了外国补贴条例(FSR)调查、国际采购工具(IPI)调查,严重干扰中欧经贸合作。欧方不断升级贸易摩擦,并可能引发“贸易战”,责任完全在于欧方,至少欧方有“三个没有”做到。

  二是世贸组织规则没有得到遵守。从目前各方反馈的情况来看,欧委会在没有产业申请的情况下,以保护本土产业为由,自主发起对中国的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证据充分性 和调查正当性不足;调查过程中,预设调查结果,不当使用反补贴调查工具,未按规则和既往实践抽取样本;调查结果出台前的预披露显示,欧委会完全无视中国企业配合调查所提供信息,人为捏造和夸大所谓的“补贴”项目,违规裁定高额税率。上述做法严重违背世贸组织开放、公平、非歧视原则和多边合作精神。

  三是企业合法权益没有得到保护。此次欧方反补贴调查中,对中国企业进行恐吓、胁迫施压,以认定惩罚性高额税率相威胁,要求提供过于宽泛的信息,很多涉及商业敏感信息和企业核心秘密,窥探中国企业商业秘密和知识产权。欧方暗箱操作,隐匿欧盟生产企业信息,不及时、不完整披露盟内产业受损评估,挤压中国企业问卷填答时间,侵蚀中国企业的知情权和抗辩权。欧方不公正地预设结果,以目标导向选取抽样企业,排除出口量最大的企业,扭曲调查结果,无视企业提交的抗辩意见和证据材料,损害中国企业的正当经营权和公平竞争权。

  杨润雄介绍,未来数月,香港将陆续举办包括首届“流行文化节”在内的多项大型节庆活动。他说:“香港已蓄势待发,准备好迎接全球人士来港。”

  “目前北交所覆盖的证监会大类行业增加至30个,去年年底,北交所新股发行频率明显加快。同时,相关公司估值偏低且增长确定性强,特别是新上市的‘小巨人’企业,潜力较大。”诸海滨认为。

  四是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各自贸试验区主动作为,积极推动跨区域协同创新。2022年,山东、河南、四川、陕西联合沿黄地区的其他五个省区共建黄河流域自贸试验区联盟,联同此前已经建立的包括京津冀自贸试验区联席会议机制、长三角自贸试验区联盟等一起充分发挥改革开放新高地的辐射带动作用,为服务和促进国家重大战略特别是重大区域战略的实施注入了新动能。

  当日举行的发布活动以“新春传新声,新影新征程”为主题,从“新维度、新理念、新创意、新视角”四大板块,集中呈现24个本年度将要推出的重点影视节目。

  记者在现场看到,香港警队以及香港海关亦有设置摊位。警务处处长萧泽颐当日到摊位参观时与前来咨询的市民交谈,并鼓励他们积极投考警队。(完)

  此次获颁证书的企业多数来自上海市重点发展的产业领域,其中生物医药企业6家、智能制造企业5家、高端服务业企业7家,均为行业领军企业。

张品治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