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杨宇东:企业家不要只盯着“创新”两个字,要在细分领域兢兢业业把本行业做好

来源: 半岛晨报
2024-06-25 23:45:00

  “2024夏季达沃斯新浪财经之夜·正和岛夜话”6月25日在大连举办。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总编辑杨宇东出席并演讲。

  被问及什么是能够驱动企业发展的创新要素,杨宇东分享了他走访两家传统企业的经历。

  首先,他提到了一家农药企业。他指出,现在国内大部分农药公司都是亏损或者微利状态,因为技术没什么特别的门槛,而且每个省都有一家国有企业,上市公司也不少。但是这家农药企业最近四五年年化的增长率在40%,在他的追问下,发现这家企业没有周期性,从一个简单的生产型企业,最后在行业里形成核心竞争力和话语权的。

  这家农药企业创始人向他坦言,一开始自己的企业产品卖得很好,技术不错,价格合理,但是发现很多公司和自己一样,他就决定到海外去发展,获取海外市场的许可证,随后又建立了自己的品牌和销售渠道,产品的毛利率极度上升。

  另外一家是做数控机床、做模具的企业。这家企业从最简单的村办企业开始,现在做到了全球领先。“几个创始人、合伙人就盯着核心的能力去建设,没什么数字化,没什么AI,甚至于他们最优秀的工程师是初中学历,就是在产线上,以前我们叫高级蓝领”,他说,中国很缺这种人,尤其是高端制造业,上海商飞都请他们去帮忙开发生产这些东西。

  他强调,企业家不要只盯着“创新”两个字,而是要看到一些最基本的商业原则、商业逻辑,会发现其实有很好的一些企业。他呼吁企业家要多学习,在细分领域兢兢业业把本行业做好。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李昂

  南京大学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朱锋认为,全球经济从原来的快全球化进入新的慢全球化发展,其与大国对抗、经济动荡、地缘政治博弈等因素共同造成了目前全球治理的困境。

  去哪找?

  2022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攻坚之年、收官之年。中央企业以决战决胜的姿态,全力以赴推进三年行动高质量收官,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

  需要关注的是,自“宝万之争”之后,监管部门逐步修订完善了险资投资运用的监管规则,《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规则(Ⅱ)》落地,对集中度较高的投资提出了更高的最低资本要求,同时大幅提升了长期股权投资的风险因子,险资进行股权投资受到的约束增加、资金成本上升。

  “过年期间1月13日-31日,美容师回家过年,美容洗澡会涨价50%。”杭嘟嘟宠物店负责人说道,“这几天过来洗澡美容的特别多,需要提前微信、电话预约,不然来了都要等大概半小时。”

  “推动文旅加速复苏,要打出有效的政策‘组合拳’。”济宁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说,今年将制定扶持景区、旅行社等旅游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创新推出文旅线路产品推广季、文旅惠民消费季等活动,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举办露营节、音乐节、夜游季等活动,丰富文旅业态,进一步激活文旅消费潜能。

张国华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