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小而趣大 河南小型专题类博物馆受热捧

来源: 猫眼电影
2024-05-19 21:30:27

  中新社南阳5月19日电 题:馆小而趣大  河南小型专题类博物馆受热捧

  作者 王宇

  “为了这趟行程,我做了许多有关古县衙方面的功课。”5月18日,“驴友”黄凯旋特意来到位于河南南阳的内乡县衙博物馆。当日,2024年“5·18国际博物馆日”河南主会场活动在此举办。

  内乡县衙始建于元朝大德八年(公元1304年),有院落18进,房舍近300间,是中国保存最完好的县级官署衙门之一,有“一座古县衙,半部官文化”之说。

  黄凯旋向记者表示,他是一名“探馆达人”,退休后除了常去大型综合类博物馆,近几年越来越钟情一些小型专题类博物馆,而内乡县衙博物馆正好满足了他对于古代官德文化的浓厚兴趣。

  “小型专题类博物馆风景独好,就如同打开了一扇通往当地历史深处的窗户。”黄凯旋说。

  据官方统计,2023年,中国新增备案博物馆268家,全国博物馆总数达6833家,排名全球前列。河南省作为文化大省,2023年,省内各类博物馆已达402家,全年接待观众7400多万人次,“博物馆热”持续升温。

  记者在河南多地采访注意到,相对于大型综合类博物馆,不少小型专题类博物馆以其独特主题和特色展品崭露头角,日益受到关注。从洛阳古墓博物馆(河南古代壁画馆)的精美壁画,到郑州红木文化博物馆的“花式”木作;从郑州大象陶瓷博物馆的绿釉陶尊,到洛阳牡丹瓷博物馆的瑰丽瓷器……都以其独特魅力,吸引更多游客前往,成为河南文化旅游的新亮点。

  作为小型专题类博物馆的代表之一,洛阳古墓博物馆是中国少有的系统反映古代墓葬发展变化的博物馆。据统计,今年以来,该博物馆共接待游客65万余人次。其中,今年“五一”假期,每天接待游客逾万人次。5月18日,该博物馆也被授牌为第五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洛阳古墓博物馆缘何受欢迎?该博物馆副馆长周辉认为,一方面是因为其展陈独特,让游客能够近距离地感受到古代文化的魅力;另一方面,博物馆做了大量“让文物活起来”的项目,通过互动性强的展览方式,让游客在参与中深入了解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

  长期以来,中国一些小型专题类博物馆因为专业门槛较高,往往不为大众所熟知。多位 受访的文博专家向记者指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公众对文化多样性需求日益增加,特别是近年来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小型专题类博物馆渐受热捧,这些博物馆也纷纷采取行动,增强与大众联系,原有壁垒逐渐被打破,有的甚至成为“网红地”“打卡点”。

  以河南为例,该省很多小型专题类博物馆正在“专”“精”方面下功夫,致力成为所在城市或某一领域的文化名片。

  内乡县衙博物馆馆长江红军表示,目前,该博物馆正通过举办特色展览、增强与观众互动、线上线下立体宣传等方式来吸引公众兴趣。此外,他们也在不断深挖官德文化、建筑文化、楹联文化的内涵。

  “只有内涵丰富了,小型博物馆才能馆小而趣大。”江红军说。

  在郑州大象陶瓷博物馆馆长何飞看来,每个博物馆都应该有自己的性格和气质,目前许多小型专题类博物馆都承载了大量的文化内涵,甚至已成为一座城市的“起居室”和“会客厅”,不仅有助于民众深入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还有助于推动文旅产业发展。(完)

  股权即将被拍卖的湖北银行,如今还是冲击A股IPO的“种子选手”。2022年11月份,湖北银行A股上市申请材料被证监会接收,并进入了证监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申请企业名单,而该行还是自2020年6月份以来,首次出现在这份名单中的银行。

  提出上述目标,浙江底气、动力何在?

  (二)正确处理发展和保护的关系,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之路。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是由资源过度开发、粗放利用、奢侈浪费造成的。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不能复制西方国家走过的现代化道路,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解决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之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稳定平衡的生态系统是根本基础。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生态优先,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牢牢守住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等空间管控底线;贯彻全面节约战略,通过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支撑高质量发展,从源头上减少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推动产业和能源结构调整,促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以稳定可持续的生态系统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记者 于晶

  谈到2022年取得的成绩,王友芳用“进”“增”“优”“建”“聚”“好”六个字进行总结。具体来说,这一年,扬州在创新指标“进”的趋势持续加快;创新主体“增”的势头持续强劲;产业创新“优”的质态持续强化;创新载体“建”的力度持续加大;创新资源“聚”的效应持续凸显;创新生态“好”的态势持续放大。官方数据显示:2022年1月至11月扬州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幅同比增长19%,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51.2%,较2021年增长1.6个百分点。

  三是完善建管机制。进一步完善工程建管机制,大力推行以奖代补、以工代赈等建设模式,调动和发挥好村级组织、土地使用者、承包经营者的积极性,支持和引导社会资本和项目区群众参与工程建设。完善治理成果管护制度,明确管护主体,落实管护责任,确保长期发挥效益。

高尚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