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甘肃肃州农村社火队来了年轻人

来源: 新浪财经
2024-06-23 01:35:22

  中新网兰州1月31日电 (刘潇)1月下旬,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铧尖镇小沙渠村传来阵阵锣鼓声,循着声音走进小沙渠村的文化广场,载歌载舞的社火队映入眼帘。舞狮、扭秧歌、划旱船等,广场上,村民们个个精神抖擞、神采飞扬,伴随着鼓点跳着欢快的舞蹈。

  肃州社火以悠久的历史,神秘深厚的文化内涵,声势浩大的场面,充分表现着当地人质朴豪放的气质,成为春节期间肃州区民俗活动的一大亮点。

  “以前过年大家会聚在一起放烟花、看社火,现在过年都是抱着手机,感觉越来越没有年味了。”“00后”舞狮演员张致旸说。他是酒泉市肃州区铧尖镇小沙渠村人,现为广州航海学院航海技术专业大二学生,当问及参加社火表演的原因时,他说,这是给自己的过年仪式感。

  舞狮表演需要一定的技巧性和默契度,张致旸和他“发小”马浩一组。马浩舞头,他舞尾。锣鼓声起,他们有节奏地踏着鼓点,时而扭动身子,时而进行托举,生动形象地表现着狮子活泼的神态和善于嬉戏的性格。

  “我不想糊弄,这是给自己的仪式感,要做,就要做到最好。”张致旸说,这是属于自己村的民间活动,作为舞狮表演者,要尽心尽力,既要展现出狮子的鲜活灵动,还要表现出狮子的威严刚毅。

  在舞狮方队的旁边,还有一个比较特别的方队。

  以往的印象中,社火的声音都来自于锣鼓,但是在这里,还可以听到村民的“说唱”。

  只见16名村民有说有唱,载歌载舞,朴实矫健的舞姿、铿锵激越的配乐和浓郁的乡土气息,显示了肃州人民淳朴敦厚、热情剽悍的性格,这种表演形式,被称为“地蹦子”。

  84岁的王吉绪是地蹦子的传承人。每年的社火排练,都少不了他的身影。王吉绪的父亲是唱戏的,他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学艺,十岁左右,他又开始学习跳社火。

  据王吉绪介绍,小沙渠村的“地蹦子”,演出人数至少为16人,分别是4个拿鼓的“天王”、4个持锣的“花子”,4个舞棒槌的“金刚”和4个牵马的“竹马”,再配上灵活多变的跳法和独特多样的唱词,衬托着节日的喜庆与热闹。

  “只要我还能走,就会尽我所能教大家。”王吉绪说,每年最期待的事情,就是领着小沙渠村村民排练社火,“所有的步法和阵型图都在我的脑子里装着呢。”

  在王 吉绪的指导下,演员们逐渐掌握了基本舞步,与鼓点配合越来越默契。

  小沙渠村党支部副书记刘玉琴说,“为了丰富全村民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我们组织乡里的年轻人、返乡大学生参与社火表演,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和精湛的技艺,展现肃州区人民意气风发,昂扬向上的时代精神。力争在春节期间,为全区人民献上一道精彩纷呈的社火盛宴。”

  社火表演,是丰富肃州区百姓文化生活的形式之一,近年来,肃州区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一座座乡村大舞台、文化活动中心等公共文化设施拔地而起,一场场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充满欢声笑语,让越来越多的城乡民众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迈步走上“梦想舞台”。(完)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清远2月5日电 (许青青 邓园园 邓茜元)“咚咚隆咚锵,咚咚隆咚锵,咚咚隆咚锵咚锵……”2月3日至5日,为庆祝元宵佳节,广东清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太保镇传统民俗活动“炸火狮”连演三天,吸引了众多民众前往观看。

  面对北约追随美国渲染“中国威胁”,加快亚太转型步伐的做法,中国外交部指出,北约一方面声称自己是区域性、防御性联盟的定位没变化,一方面不断突破传统的防区和领域,不断加强同亚太国家的军事安全联系,渲染“中国威胁”,有关动向应当引起地区国家的高度警惕。

  苹果公司长期投入的增强现实(AR)产品研发有望受到生成式AI的提振。其他正在研发相关硬件产品及内容的还有社交媒体公司Snap。

  元宵夜,在苏州著名旅游地山塘街经营咖啡馆的台属李红依旧忙碌。李红与客人们围着火炉煮茶、烤橘子、聊天,给孩子们讲解茶文化,增进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她说:“围炉煮茶需要自己生火、烹煮,让人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放慢脚步、体验当下。举头望明月,俯首品芳茗,在袅袅茶香中悠然度过元宵夜,别具一番情韵。”

  在湖南岳阳汨罗市长乐古镇的老街上,每年元宵节前后,这里都会举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长乐抬阁故事会展演。伴着喧天锣鼓,屈原、嫦娥、穆桂英等100多个历史典故人物由小朋友们灵活演绎,七品芝麻官、济公等戏剧人物踩着数米高的高跷登场,做出扭、跳、后仰等各种惊险动作,引得现场观众喝彩声不断。

  检查每副人工道岔、通知调度收防护信号、跟着机车快速转线。长达3公里的货场内,江国明的身影不停穿梭。

廖佳琪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