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见·这次考察,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凝聚民族团结的力量

来源: 广西新闻网
2024-06-26 05:53:02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即将召开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重点研究。

  这次赴青海、宁夏考察,不仅是继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后再为西部省份把脉发展,也是在为这次大会做准备,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凝聚力量。考察期间,围绕“改革”,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青海“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优化营商环境,主动对接长江经济带发展等重大战略,推动绿色丝绸之路建设”;指引宁夏“着力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探索具有本地特色的改革”。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我国发展的巨大优势,写好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续篇,离不开民族地区找准自身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位置,离不开民族团结、共同奋进的力量。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大力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凝聚磅礴力量”。

  改革之中,民族团结的磅礴力量靠什么来凝聚?

  靠思想同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总书记反复强调。这次在果洛西宁民族中学,总书记在观摩思政课时要求:“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小就植入孩子们的心灵。”

  “必须顺应中华民族从历史走向未来、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多元凝聚为一体的发展大趋势,深刻理解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的精神和文化基础。”总书记站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高度来擘画。

  靠成果共享。“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民族地区融入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不断提高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和水平,促进发展成果公平惠及各族群众。”总书记鲜明指出。“以人民为中心”,正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把牢的价值取向。

  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三天两地的考察行程中,民族团结带来的新发展、好日子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在青海,东西协作建起的果洛西宁民族中学,蕴含着民族互助的动人实践,让果洛州农牧区孩子上学不再难;千年古刹的宏觉寺,不仅是增进历代中央政府与藏传佛教联系的桥梁纽带,也在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作贡献。在宁夏,银川市金凤区长城花园社区里,多个民族在这里和谐聚居、和睦相处。

  思想同频筑牢奋斗之基,成果共享增添奋斗动力。共同奋斗,还靠更远大的目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紧扣的是“中国式现代化”这个大题目;中国式现代化,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时光回转到2013年的全国两会。“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总书记进一步阐释:“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我们每个人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努力就拥有广阔的空间。”

  这次在长城花园社区,总书记对居民们说:“民族团结非常重要,我们五十六个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五十六个民族凝聚在一起就是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我们共同奋斗,一起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策划:杜尚泽

  撰文:王洲

  海报:陈晓劲

  摄影:燕雁

  视觉:毕晓洋 李 琰

  编辑:温腾

  校检:吴玥

  (人民日报客户端)

  福建沿海城市宁德,潘威廉去过很多次,见证了那里从一个落后的小渔村,转变为以“宁德模式”闻名的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的典范。“习近平主席在宁德工作时,到任3个月就走遍了宁德9个县,倡导滴水穿石,久久为功。后来无论在地方还是到中央工作,他始终牵挂着宁德的发展和当地老百姓的生活。”潘维廉感慨地说。

  第一,购买时请选择资质齐全、管理规范、进货渠道正规、售后服务相对有保障的商场、超市或农贸市场,谨慎购买无证无照的流动摊贩或“朋友圈”转发的明显低于市场价格的牛羊肉制品;购买时要注意查看是否有肉品检验检疫合格证明,切勿购买无任何检疫标志的“自家牛羊肉”。

  十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和菲律宾共和国国家经济发展署关于中菲发展合作规划(2023-2025)的谅解备忘录》

  具体来看,中央气象台预计,今天新疆北部、川西高原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雪,其中,新疆北疆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雪。重庆东南部、贵州大部、云南东部、海南岛大部、台湾岛北部和东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小雨。

  能源合作领域,习主席表示,中菲在传统化石能源和清洁能源方面开展合作具有互补优势。中方愿同菲方继续以友好协商方式妥善处理海上问题,重启油气开发谈判,推动非争议区油气开发合作,开展光伏、风能、新能源汽车等绿色能源合作。

  近年来,各地乡村瞄准“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目标,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通过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84%,基本实现村村通电、通硬化路、通客车、通光纤和4G网络……乡村绿水青山不断“擦亮”,现代版“富春山居图”徐徐展开。

潘泓旺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