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浙江大学雄安发展论坛举行 聚焦协同创新

来源: 大河网
2024-06-10 06:11:20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沈黎勇指出,雄安新区已进入大规模建设与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并重阶段,工作重心转向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高质量疏解发展并举。纵观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全局,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打造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标杆城市,助力解决北京“大城市病”问题,加快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是时代所需,更是志之所向。他表示,本届论坛旨在从理论和实务层面,深入探讨雄安新区如何积势蓄力、协同创新,希望为雄安新区建设发展汇言聚智。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党委书记杨开忠教授认为,雄安新区打造高质量发展样板,引领绿色化与数字化融合的发展模式,重点之一在于建设现代化节水型城市。他提出了一个新生态经济学研究框架:I-NEE,为节水型社会建设提供了内在一致的综合分析科学框架。

  河北经贸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田学斌研究员认为,雄安新区创新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他建议雄安新区应推进中央企业主导的整合式创新、应用场景驱动的开放式创新、多主体互动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多区域联动的京津冀协同创新、多层次资本市场助力的金融创新以及中央和地方政府参与的制度创新。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叶堂林教授表示,雄安新区是京津冀协同创新的关键一环,要加强京津冀产业协作,提升科技成果的转化比率和效率。他建议,应培育新的创新组织形式,畅通核心城市到腹地的创新要素流动,提升科技成果对接效率,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基础能力建设,以产业链和创新链融合为抓手,推动创新核心城市和腹地间的有效互动。

  浙江大学雄安发展中心组织编写了《雄安 观察报告2023》,并在论坛上发布了报告的主要内容。据浙江大学雄安发展中心主任石敏俊介绍,报告解析了雄安新区设立六年以来的建设成就、产业发展现状,市民的观察与感受,分析了雄安新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大规模开发建设并重阶段的新需求、新挑战,据此探讨雄安新区发展高端高新产业、建设未来城市的路径与政策选择。

  开年红 消费券“杠杆效应”凸显

  2020年7月,宜宾市提前5个月完成630艘渔船、1186名渔民的退捕任务。唐胜容和丈夫马永九当上渔政协助巡护员,打鱼人成为“护鱼人”。

  海鲜市场自然少不了冰,王美洪在市场里打冰十多年,运冰、敲冰、碎冰,一连串体力活一气呵成。

  <strong>健康线上 我为生命护航</strong>

  在这档于19日录制的节目中,岸田还强调,“不只是防卫,少子化和能源、加薪也是关乎全体国民生活的不能拖延的课题”。

  开启春节全新体验

王德茂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