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暨港澳人士吁弘扬黄埔精神、共推民族复兴

来源: 驱动之家
2024-06-07 02:12:42

  “国共合作形成与黄埔军校建立的底层逻辑,在于国共两党有着振兴中华的共同追求,并在民族复兴目标与实施途径上达成了共识。”鲁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俞祖华认为,这其中就包括两党均痛感当时中国沦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两党均期盼中华民族实现从落后挨打到民族复兴的转变,两党均体认要实现民族复兴必先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以及两党均深知“打倒列强除军阀”须建立军队进行武装反抗。

  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陆卫明关注到大革命时期黄埔军校的政治教育。在他看来,受苏联影响,黄埔军校作为国共第一次合作的产物,十分重视政治教育,在教育组织机构、教育目标与内容,以及教育方法上形成了较为完善、系统的规章制度。良好的政治教育为在军事上锻造革命新军、在思想上传播革命思想、在组织上培养革命干部作出重要贡献,留下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祖籍云南的香港黄埔军校后代亲友联谊会理事李维镇,自小在台湾 长大。列举祖辈及其他云南籍黄埔师生投入革命和抗战的历史事迹,他表示,讲述云南与黄埔的渊源,感悟前辈初心,将为新时代的事业坚定信念、增添力量。“天下黄埔是一家”,这虽然只有短短七个字,但却高度概括两岸黄埔人拥有的共同情感、共同事业和共同目标。

  澳门辛亥革命与中山文化研究会理事长李时泰表示,黄埔军校培养了大批优秀军事人才,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各个关键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从军校第一批毕业生离开校园,立即奔赴战场参加讨伐北洋军阀,到抗日战争爆发,军校师生赴抗日前线参与战斗,这些事迹无不体现出黄埔精神。

  在当前国际大变局中,如何发扬黄埔精神完成祖国和平统一事业?在李时泰看来,要增强团结协作能力,凝聚共识形成强大合力,以黄埔的团结精神激励全民族同心同德;树立责任担当意识,肩负维护国家利益的历史责任,以高度使命感、责任心投入到祖国统一事业中;增强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软实力,向全世界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进国际社会理解与认同,为和平统一创造有利条件。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惠州1月24日电 题:“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朱少铭:用爱传递“公安温度”

  据了解,节目组从全国20多个省市中选取了60多位出租车司机,将镜头对准一位位普通乘客,拍摄记录了200多位乘客的讲述,让出租车成为管窥社会的一个小小窗口,采集了300多小时的视频素材,将人们生活的酸甜苦辣和对未来的梦想憧憬都集纳在镜头里。

  尽管忙碌了一年,这个春节,许多外卖骑手还是选择了“不打烊”。

  春节假期,很多人手机不离手。殊不知,长期错误的手机使用姿势,您很可能被 “手机脖”盯上。快来解锁看手机的正确姿势吧!

  <strong>西藏西部有较强降雪</strong>

  “西湖的美景感觉非常好。这里的美丽传说很动人,许仙和白娘子,梁山伯和祝英台,远看雷峰塔,近看三潭印月,美景配传说真是美呆了。”来自山东的文小姐,则是带着自拍杆玩起了西湖自由行的“一日游”。

黄士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