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世界自然遗产和双遗产数量居世界首位

来源: 雷科技
2024-06-08 21:16:29

  我国世界遗产地保护是践行生态文明理念的生动实践和典型示范。30多年来,中国世界自然遗产的保护理念不断升华,管理水平持续提升,使重要自然生态系统和珍贵自然遗产得到有效保护,较好地实现了自然文化遗产的严格保护和永续利用,推动了中华优秀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特别是近年来,我国通过开展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系统综合治理、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立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等,不断强化世界自然遗产和双遗产的整体性保护,进一步增强了遗产地的生态功能和服务价值。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首批5个国家公园的设立,为可可西里、大熊猫栖息地和武夷山等3处世界遗产地的长效保护奠定了基础。

  中国的世界自然遗产囊括了自然遗产、双遗产和文化景观等以自然特征为基础的全部遗产类型,涵盖了自然美、地质地貌和生物生态三大突出价值,在推动全球世界自然遗产事业发展,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已成为全球世界遗产数量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

  据介绍,我国世界自然遗产包括:黄龙风景名胜区、九寨沟风景名胜区、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云南三江并流、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中国南方喀斯特、三清山、中国丹霞、澄江化石地、新疆天山、湖北神农架、青海可可西里、梵净山、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一期)。

  面对军事变革新变化新挑战,适应形势任务新发展新要求,必须进一步聚焦军事理论创新难点堵点,畅通军事理论创新链路,建强军事理论创新平台,加速构建中国式的先进作战理论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说,伟大的事业都始于梦想,基于创新,成于实干。其实,“玉兔二号”在月球上留下的这一道道清晰的车辙,也见证着我国探月工程从梦想走进现实,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走的坚实步伐。大家都知道,从嫦娥一号实现绕月探测,到嫦娥四号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探测,再到嫦娥五号首次实现我国地外天体采样返回,我国探月工程已经圆满完成“绕、落、回”三步走战略规划。在这个过程中,“玉兔二号”扮演了重要角色。期待“玉兔二号”新的一年能够传回更多好消息,大展宏“兔”。而不久的将来,“玉兔二号”就会迎来“小伙伴”。我国将会发射嫦娥六号,执行人类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任务。<strong>玉兔“上新”,开心更开新;中国航天,动如脱兔,太空探索永远在路上!</strong>

  <strong>合作深化增进人民福祉</strong>

  总台春晚宣传片首度亮相纽约时报广场纳斯达克大屏、温哥华加拿大广场,并在美国职业篮球联赛(NBA)比赛现场、洛杉矶好莱坞中国剧院、英国伦敦特拉法加广场等著名旅游景点播放。阿联酋迪拜世博城、南非曼德拉广场、肯尼亚内罗毕繁华商业区、俄罗斯莫斯科市政府音乐厅等地的10块地标性大屏直播了春晚节目。

  回眸2022年,首架C919大飞机正式交付,神舟十三号、十四号、十五号接力腾飞,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强化,对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至关重要。

  值得一提的是,县城咖啡店的竞争也正在变得越来越激烈。在小野之后,徐闻县又相继开了4家咖啡店。在进贤县,一些甜品店也买了咖啡机,制作现磨咖啡出售。

郦哲宇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