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短期内退市公司不会明显增加

来源: 星岛环球网
2024-06-07 07:05:56

欧州性按摩开放视频*  同时,对于月收入高于8000元(年收入高于96000元)的人群而言,参加个人养老金、享受税收优惠则是“稳赚不赔”。qmWe-bRVBVnFEwCdcBCLV-预计短期内退市公司不会明显增加

  每经记者 朱成祥    每经编辑 贾运可    

  近期,由于短期内被实施ST(其他风险警示)或*ST(退市风险警示)以及退市公司数量较多,ST板块个股大面积下跌,市场对相关公司的关注度显著提升。6月6日,证监会官网发布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司司长郭瑞明就近期上市公司股票被实施ST、退市情况答记者问,对市场关心的问题进行了集中回复。其中提到,与往年同期相比,被实施ST或*ST的股票数量变化不大,预计短期内退市公司不会明显增加。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近年来,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监管机构对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执行力度不断加大,旨在通过退市机制促进市场优胜劣汰,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风险警示数量总体 稳定

  截至6月6日收盘,沪深两市已有33家公司触及退市标准,有20多只风险警示股票股价多日低于1元,面临交易类退市风险。这反映出新“国九条”及其配套制度发布后,市场有效识别和出清绩差风险公司的政策效应逐步显现。

  郭瑞明表示,今年以来,沪深两市新增99家公司股票被实施ST或*ST;其中,ST公司44家、*ST公司55家。与往年同期相比,新增数量变化不大。截至目前,市场整体风险警示公司数量为169家,数量略少于2021年(202家)、2022年(184家),略多于2023年(164家)同期。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新“国九条”要求加大退市监管力度,进一步严格强制退市标准。今年4月发布实施的退市新规,全面完善了财务类、交易类、重大违法类和规范类强制退市标准。2024年以来,已有33家公司触及退市标准,其中面值退市22家。这些公司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经营风险、合规风险,有的触及多重退市情形,已被坚决出清。

  退市新规旨在精准打击存在严重违规行为、经营不善、无法持续经营的公司,同时也给予了上市公司足够的整改时间和机会。郭瑞明强调,ST、*ST制度的目的是向投资者充分提示上市公司相关风险,满足一定条件后可以申请撤销。退市新规设置了一定过渡期,预计短期内退市公司不会明显增加。

  对违法违规“一追到底”

  退市新规的实施并非打击所有上市公司,而是针对那些存在严重违规行为、经营不善、无法持续经营的公司进行退市处理。退市新规的逐步推进避免了市场过度波动,为公司整改提供了时间和机会。

  证监会上市司有关负责人曾表示,退市监管的原则是“应退尽退”,没有也不应该预设数量。根据退市新规发布时的测算,沪深两市2025年适用组合财务指标触及退市的公司家数预计在30家左右;明年可能触及该指标并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公司约100家,这些公司还有超过一年半时间来改善经营、提高质量,2025年底仍然未达标准,才会退市。

  郭瑞明表示,上市公司退市后,公司及相关责任人对于退市前可能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仍应依法承担相应的民事、行政、刑事法律责任。证监会高度重视涉及退市的投资者保护工作,坚持对上述主体的违法违规行为“一追到底”,对退市过程中的市场操纵、财务造假等行为依法严惩,并多渠道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今年已依法将17家涉嫌犯罪的退市公司及责任人移送司法追究刑事责任,后续司法机关将根据查办进展依法公布案情。

  同时,投资者因上市公司违法违规行为产生损失的,证监会支持投资者依法通过诉讼等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也将引导和支持投资者积极行权,近期已通过支持诉讼、代位诉讼等方式,起诉多家存在违法违规的退市公司和风险警示公司,2家已获一审法院胜诉判决,5家已获法院受理。请投资者密切关注相关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谨慎作出投资决策。

责任编辑:何松琳

<strong>  中国生态环保产业服务专区首次亮相服贸会</strong>

  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

  从绿皮火车的悠然缓行,到复兴号的风驰电掣,云南从中国路网的“边陲末梢”走向联通内外的“区域枢纽”。进入高铁时代后,仍然有如7466次等数趟公益性质“慢火车”在云贵高原上翻山越岭,在蜿蜒曲折的铁路线上逢站必停,成为沿线民众生活、出行、买卖、读书、婚嫁时最经济、便捷的出行工具之一。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