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锦添:我想以摄影师的身份出现在大家面前

来源: 千龙网
2024-06-07 05:04:04

  中新网北京1月25日电 叶锦添《凝望:我的摄影与人生》新书分享会近日举行,作者叶锦添和导演贾樟柯、艺术家安娜伊思·马田相聚北京,一起就摄影、艺术、人生等话题进行畅聊。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认识叶锦添,更多地是因为他在电影与舞台艺术指导、服装设计等方面所获得的卓越成就。他曾凭借电影《卧虎藏龙》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最佳艺术指导”,是首位获此殊荣的华人艺术家;自1986年参与了第一部电影《英雄本色》起,他曾担任多部电影的美术指导与服装设计,包括2023年火爆刷屏的《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

  然而,少有人知道,叶锦添还是一位出色的摄影师,他是科班出身,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实用摄影高级摄影专业,他的艺术之路,可以说是始于摄影,在摄影中形成的美学观念,一直贯穿于他的电影与舞美创作、服装设计中。过去的近四十年,无论是在电影拍摄现场,还是在从未间断的旅行里,叶锦添一直在用镜头敏锐捕捉各种珍贵时刻。

  海量积累之下,叶锦添将自己多年来对摄影所怀有的抱负、对事物的理解方法和对时间的看法,进行阶段性总结,精选出各时期代表摄影作品109幅,并配以精炼亲切的回忆性文字,在2024年新年伊始,出版了首部自传性摄影随笔集《凝望:我的摄影与人生》。

  在新书分享会上,叶锦添表达了他对摄影的热爱,“希望能以摄影师的身份出现在大众视野”。他还现场展示了几张代表性摄影作品,并分享了背后的创作故事。例如,他讲述了拍摄张曼玉的经历,如何通过暗房技术拼接两张照片,从而表达她的独特气质;还分享了拍摄张国荣、梅艳芳的一张经典作品的构图思路——呈现三个不同空间和人物之间的“对话”。

  他还强调了自己的摄影哲学,即通过镜像和重组来创造动态和多维度的视觉效果;还分享了摄影方法和对拍摄人像的深刻理解。他提到,当拍摄一个人时,他会利用自己的记忆和感受去理解和分析这个人,以此来揭示被拍摄者的内在特质。他认为,摄影不仅是捕捉所见之物,更是一种自我探索和表达的过程。

  贾樟柯 表达了对叶锦添摄影作品的欣赏,“他的作品会开启我们的这样一个磁场,让我们被表象之外的另一种精神性的东西吸引过去。”贾樟柯认为,这些作品不仅仅是对现实的记录,更是一种对现实深处的探索。

  安娜伊思·马田则以女性的细腻感受分享了她对于新书的观感。她坦言,叶锦添的摄影作品如同梦境般,同时又充满现实感,每张照片都像是既熟悉又陌生的记忆。这些作品不仅是关于摄影的技巧和美学,更是关于时间和美的深刻表达。

  正如叶锦添在新书后记里所说的那样:“每段拍摄的时光,都会看到时间的秘密以及我的秘密,不同的时间会看见不同的东西。影像有时候记录着复杂的事物流转过程,包括当时的空间与光影的变化,总希望不要重复自己,把一切变成一种关键词,每次都有不一样的、活生生的发现。面对面地按下快门,我得到的是生命的动力,而不是答案。”(完)

  对于下阶段物价走势,业内人士分析,近期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涨幅虽有所回落,但总体上仍处于高位,对国内价格的输入性影响犹存;国内经济逐步恢复,市场需求扩大,加之春节临近,猪肉、鲜菜、鲜果价格可能出现季节性上涨。

  花市虽只在过年期间举办,但像司机李卓彬一样的从业者,已经感受到了其中的红利。

  中国探月航天太空兔,由红谷集群科技集团生态企业华胥氏文化进行IP创意设计,从2018年12月开始构思创作,形象灵感来自于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中的“月宫玉兔”,结合现代宇航员形象,以红、蓝、白极具中国航天科技属性的色彩作为配色,通过拟人化的方式,让航天人奋力拼搏、勇于探索的航天精神得到了具象化体现。

  深中通道,横跨珠江口东西两岸,是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于一体的世界级集群工程,连接着中山、深圳、广州三地。建成通车后,由深圳到中山只需30分钟可直达。记者来到这里时看到,工程正在加紧施工。由于深中通道的工期节点是在2024年,2023年工程量还很大,所以临近岁末,但来自五湖四海的建设者还是留在了这里施工。

  被外界称之为“南贵北乌”的乌兰察布因大数据、云计算而扬名。

  智能遥感卫星01星支持在轨扩展用户,它借鉴智能手机设计模式,设计了开放软件平台,可在星上灵活部署面向不同应用的智能处理APP,好比智能手机安装APP,借鉴互联网服务模式向用户提供服务,用户在手机上即可直接接收在轨实时处理的遥感图像。用户只需向卫星发送目标点经纬度、数传窗口等信息,卫星即可自主完成成像任务规划、影像获取、在轨处理、图像下传等任务。(完)

张淑英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