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评:文脉华章,生生不息

来源: 人民网
2024-06-06 02:09:38

  中新网北京6月5日电(宋宇晟)凡树有根,方能生发;凡水有源,方能奔涌。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当互联网已成为文化建设的重要平台,充盈着正能量的网络空间必将凝聚人心,不断滋养、增强、坚定无数网民的文化自信。

  今年3月,由中央网信办主办的2023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征集展播活动结果揭晓,经过初选、专家审核评议、网络展播投票、终选以及结果公示,550件网络精品脱颖而出。其中的诸多作品,讲述着文脉华章的生生不息,诉说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绵延不断、辉光日新,也呈现出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开放包容、共生并进。

  文脉千秋,纵贯古今。

  数千年间,诸文明此伏彼起,唯有中华文明,于坎坷跌宕中延绵生发,却始终未曾中断、延续至今。

  从杭州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大莫角山采集的亚运会火种,到成都大运会遇上三星堆,穿越进国风画卷MV;从北京中轴线诉说着历史延申向未来的中国故事,到何以中国的“最好回答”……中华文明之光穿越千年,依旧生生不息。

  文脉流韵,融汇东西。

  浩瀚沙漠,驼铃声声。丝绸之路作为一条横跨亚欧大陆的交通要道,承载着外交往来、商贸活动、宗教传播、民族迁徙、文化交流等诸多功能。但其中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仍然是贸易功能——东西方物质文明的传播与交流。

  扎根中华文明沃土,丝路明珠熠熠生辉。当共建“一带一路”走过十年光阴,古老的丝路文明在新时代共建“一带一路”倡议里重焕新机,中国为世界铺就一条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

  文脉华章,连接 你我。

  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深远地影响了一代代中华儿女。

  不同的年夜饭,在中国人眼中都寓意着相同的团圆。2023年1月,两位小台胞共同创作文章《两岸的春节》,分享他们小时候在台北过春节的习俗和长大后在天津过春节的感受。他们写道,在台北的年夜饭里“鱼圆、虾圆、肉圆代表着团团圆圆”,在天津的除夕夜餐桌上则放着“寓意团团圆圆、和和满满的四喜丸子”。无论在天津还是台北,他们感受到的春节永远是一个喜庆、团圆的日子。(完)

  【市场观潮】宠物产业向专业化品牌化发展

  发布会上,商务部消费促进司一级巡视员耿洪洲表示,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持续优化,助企纾困和促消费政策不断落地,春节期间生活服务消费复苏明显。

  近段时间以来,多地以召开“新春第一会”或推出新一轮政策措施等形式,向新一年的发展发出“动员令”。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多伦多1月30日电 由加拿大多伦多华人社团主办的“玉兔迎春”2023年“欢乐春节”云端海外戏曲春晚·中国戏剧梅花奖大联欢近日以在线方式面向全球播出。

  新华社耶路撒冷1月30日电(记者吕迎旭 张天朗)美国国务卿布林肯30日在耶路撒冷呼吁巴以双方采取紧急措施缓解近期的紧张局势,并重申美国支持解决巴以问题的“两国方案”。

  巨轮穿梭,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蝉联世界第一。2022年,我国进出口规模首次突破40万亿元。

李育诚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